提高“倾听值”的“三要三不要”

做完“倾听值测试”,也进行了分析,我们对自己的“倾听值”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管我们的得分是多少,都有了努力的方向。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提高“倾听值”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做个换位思考,把自己的角色从“听者”切换到“说者”,了解和体会当我们在“说”的时候,期待对方怎样来“听”。

请认真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我和朋友说话的时候,如果对方用眼睛看着我,用表情来回应我,他不打断我,也暂时不评论我的想法、做法,只是专注地听我说话,我的感受是什么?



2.当我和朋友说话的时候,如果对方的眼睛看着别处,或者时而打断我,时而迫不及待地给我建议,我的感受是什么?



这两道题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在说的时候,期待父母怎样听。

这两道思考题可能的答案:

1.当对方倾听我讲话时,我的感受是:

被尊重、被关注、被鼓励、被安慰、被支持,他在乎我,我更愿意和他多说话……

2.当对方不听我讲话时,我的感受是:

沮丧、失落、被忽视,他不关心我,他不关注我,他不在意我,我不想和他多说话……

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当我们“被倾听”的时候,感受是愉悦的,也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相反,当“不被倾听”的时候,我们的感受是负面的,并且彼此的关系在疏远。可见“倾听”是带着力量的,可以增进或者削弱彼此的关系。

那么该如何提高“倾听值”呢?我们总结出了倾听的“三要三不要”。

第一:要保持专注,不要心不在焉

在前面“倾听值测试”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保持专注的重要性。如何把“保持专注”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呢?

方法1:眼看

研究表明,人们通过“看”得到的信息要比单纯“听”得到的信息多,而“听”比“读”得到的信息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面对面沟通时,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神情举止来帮助我们解读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它所得到的信息要比电话沟通更丰富。而电话沟通时,我们可以通过“听”对方的语气、声调来解读信息。而“读”文字,我们无法知道对方的表情、态度,因此,通过短信、微信、邮件这样的文字沟通,信息会被损失得更严重,更容易造成误会。这也是为什么重要的事情最好当面交流,其次是电话联系,最后才是文字沟通。

那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看”什么?

身体语言:他的身体是放松的还是紧张的?(显示出这件事带给他的压力如何)他是在漫不经心地说,还是在郑重其事地说?(显示出他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如何)……

目光:他的眼神是专注的,还是游离的?是坚定的,还是犹豫的?(显示出他对这件事的确定程度)……

面部表情:是恐慌?担心?失望?不耐烦?(显示出这件事带给他的感受是什么)……

方法2:耳听

内容:孩子所描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的……

语气:生气还是平静?紧张还是放松?

音量:小声说,还是大声说?隐蔽地说,还是公开地说?

语速:慢悠悠的?急速的?不紧不慢的?

重音:孩子说话的重音放在哪里,帮助我们了解他说话的关键词是什么。我们可以体会一下:重音不同,孩子所要表达的重点就不同。例如:

竟然这样说我!”(孩子在强调说话的人。)

“他竟然这样说我!”(孩子在强调对方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他竟然这样说!”(孩子在强调“我”被说。)

方法3:心想

事实:孩子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出来?例如:他只说了老师的做法,那其他同学们的反应是什么?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

感受:孩子说这件事的感受是什么?伤心、气愤、失望、烦躁、难过?

想法:孩子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他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期待:孩子对你的期待是什么?希望得到安慰,还是想得到帮助,或者只是想分享他的心事?

孩子对他所描述的事情的期待是什么?他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通过“看”“听”“想”帮助我们得到更多的细节。

第二:要简单回应,不要打岔干扰

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平均只听17秒就忍不住想打岔。我们可以用下面三种简单回应的方法代替打岔。

方法1:表情回应

当孩子表达情绪的时候,父母用相应的表情显示我们不仅听到了,而且体会到了他的感受。

孩子快乐或者兴奋时,父母用微笑回应他。

孩子难过或者说比较严肃的话题时,父母也用严肃的表情告诉孩子:我“听到”了你的情绪。

孩子感到压力时,父母用镇定和平静的表情,缓解孩子的压力。

方法2:动作回应

点头:并不一定表示我们同意他说的观点,而是告诉孩子:“我在听,你可以继续说下去。”

身体前倾:表示我们对他说的话题感兴趣。

方法3:语言回应

听孩子说话的时候,用简单的“嗯”“哦”“是这样啊”“我明白”“后来呢”回应,表示“我一直在听,你继续说”。

第三:要总结询问,不要否定武断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听孩子说完之后要做总结确认,用简短的几句话总结他刚才所表达的,并询问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和对事情的期望,这样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方法1:总结内容

对孩子说的事情经过进行总结:“你刚才说的是……”“我明白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是……”

方法2:确认感受

确认并说出孩子的感受:“这件事情让你很……”(生气、难过、失望、伤心、紧张、害怕……)

方法3:询问期望

询问孩子对父母有什么期望:“你希望我怎么帮你?”询问孩子对自己描述事情的期望:“你希望老师怎么做?”“你是想……”

下面我们来看看倾听的“三要三不要”在同一个场景下,父母的两种不同回应方式,结果有什么差异。

背景__女儿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向妈妈讲述新老师不喜欢自己。

对话回放__01

女儿:妈妈,今天科学课来了一位新老师。

(妈妈在看手机没有回应。)

女儿:妈妈,你在听我说吗?

妈妈(继续看手机)听着呢,听着呢。你说吧!(进入倾听的误区——不专心。参见“倾听值测试”第一题的解读。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尽量不做其他事情,专心听他说。)

女儿(难过地)老师不喜欢我。

妈妈:为什么呀?(“为什么”听上去通常会意味着“有问题”,或者“你一定做错了什么”。参见第二章中“表达力测试”第七题“忌追问‘为什么’”的解读。最好改为:“老师做了什么,让你觉得她不喜欢你?”)

女儿:我今天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可老师好几次都叫其他同学回答,不叫我回答。她就是不喜欢我!

妈妈:你不能这么说。不叫你回答问题,也不见得就是不喜欢你。(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参见第一章中对“倾听值测试”第五题的解读。即使不同意孩子所说的,还是不要急于反驳,先听孩子说完。)

女儿:她就是不喜欢我!

妈妈:肯定是老师没有看见你举手。(急于下结论。参见第一章中对“倾听值测试”第四题的解读。听孩子说完再做判断。)你应该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就看见了。(急于给建议。参见上篇“倾听值测试”第六题的解读。我们尽量等孩子希望给他建议反馈的时候,才给他建议反馈。)再说了,就算不喜欢你,也没有什么。你也不可能让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你。有不喜欢你的老师很正常。妈妈在公司,也不是所有的同事和老板都喜欢我,我自己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喜欢……(说教。这些道理都没有错,只是需要考虑到:孩子当下的感受是什么?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一味地说教,会让沟通受到阻碍。参见第二章中对“表达力测试”第二题“忌说教”的解读。)

女儿(生气地)算了,别说了!烦死了!

妈妈:你这孩子怎么一点儿挫折都受不了呢?老师不叫你回答问题,你就气成这样,以后经历的事情多着呢,那你怎么办?(指责。参见第二章中对“表达力测试”第八题“忌责备抱怨”的解读。)

女儿(愤然离去)不和你说了!

对话回放__02

女儿:妈妈,今天科学课来了一个新老师。

妈妈:哦?(简单回应。)

女儿(难过地)她不喜欢我,对我特别不好。

妈妈(眼看耳听从表情和声音上观察,她对“老师不喜欢我”的在意程度怎样?她此刻的心情是什么?心想:科学课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不被老师喜欢”的感受是什么?是伤心难过?还是愤愤不平?另外,孩子在说某个人“不喜欢我”的时候,说明她心里在乎与对方的关系。)

妈妈(理解的语气)哦,你觉得新来的科学老师不喜欢你,所以你不高兴了。

(总结孩子刚才说的,用理解孩子的语气说出孩子的感受,在寻找老师不喜欢孩子的原因之前,先接纳她的感受。)

女儿:嗯。

妈妈:她做了什么事儿让你觉得她不喜欢你?

(注意:这里妈妈没有问“为什么”,而是换一种问法来寻找原因。参见第二章中对“表达力测试”第七题“忌追问‘为什么’”的解读。)

女儿:我今天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可老师好几次都叫其他同学回答,不叫我回答。她就是不喜欢我。

妈妈(搂着女儿)哦,我明白了。上课老师提问,你知道答案,但老师没叫你来回答。

(通过总结孩子说的,帮助她梳理思路,把孩子对“老师不喜欢我”的判断,转化为一个具体的事情“老师没有叫我回答问题”。将“观点”(老师不喜欢我)转化为“事实”(老师没有叫我回答问题),不去强化孩子所说的“不喜欢”)

女儿:就是!她不叫我回答,我以后就不举手了。

妈妈:其实你希望科学老师叫你回答问题,对吗?(说出孩子的期望,并引导孩子用积极主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女儿:嗯。

妈妈:那怎么才能让老师叫你回答问题呢?

(没有直接给孩子建议,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她自己想出的办法,才更有动力去执行,并享受或者承担这个办法所产生的结果。)

女儿:我把手举高点。

妈妈:很好啊!这样老师就可以看见你举手,也看出你有多想回答问题了。(鼓励赞赏孩子的办法。)

女儿:嗯!

妈妈:还有呢?(启发孩子多想办法。)

女儿:我下课的时候告诉老师,我想回答问题。

妈妈:好呀!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告诉老师,好主意!

妈妈:还有呢?

女儿:没有啦。

妈妈:好的。你想不想明天就来试试你找到的这两个办法?

女儿:想!

解读__对比同一场景下两种不同的对话方式,我们看到:

在第一种对话方式中,妈妈不专注(看手机)、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你不能这么说……”)、轻易下结论(“肯定是……”)、急于提建议(“你应该……”)、说教(“再说了……”)、追问为什么(“你为什么……”)结果双方不欢而散。

而在第二种对话方式中,妈妈通过眼看(孩子的表情)、耳听(孩子说话的语气语调)、心想(孩子的感受、想法)、简单回应(“哦”)、总结确认(“我明白了……”)、询问期望(“你希望老师……”),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她的感受,帮助孩子梳理问题,把孩子所判定的“老师不喜欢我”这样的观点,引导到具体的事实上——“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没有叫我。”并且在后续的对话中,启发孩子来想办法(“你觉得怎么才能……”“还有呢?”),如何能在上课的时候有机会回答老师的问题。让一件“坏事”转化为积极的、有价值的经历。

下一步__妈妈可以在后续的几天中,尝试了解孩子的更多信息,但不建议直接问孩子:“老师是不是喜欢你了?”“老师今天叫你回答问题了吗?”作为父母,我们不必把关注点放在老师是不是喜欢孩子,或者孩子是不是在课堂上有很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可以这样来问:“今天科学课学什么了?”“课上有什么好玩的?”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科学课上学到了什么。

当然,孩子都愿意被老师喜欢,但是做父母的需要对孩子的关注点有所引导。

对照一下,你的对话方式是哪种?你有哪些经验或者教训来分享:



掌握倾听的“三要三不要”,目的是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找到他想要表达的重点,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感受,更多地了解他的所说、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

《只需倾听》(Just Listen)的作者马克·郭士顿(Mark Goulston)在《微影响》(Real Influence)一书中转述音乐人格兰尼的一段话:“真正的倾听不是置身事外,它需要你主动参与、感受;需要你在理智、情感和身体的层面充分地投入。倾听是一个需要调动多项器官、主动参与的过程,它不是被动的反应,而是一种创造。为了更好地倾听,你必须感受,而不只是思考。”马克也在书中提到:倾听是一个需要你全身心投入的体验。你需要专心地理解对方,看见、听见、用心感受对方的立场。高效倾听是一段充满同理心的探险之旅,也是一段理解之旅。你需要深入探索对方的想法、感受、心态。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既然已经学习了关于“倾听”的方法,如果不去练习,那么所有的学习也都是枉然。练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

下面的“倾听练习记录”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记录下自己在“倾听”方面的运用过程、效果以及反思。建议大家在做练习的时候,综合运用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同时,重点训练你最想练习的一个方法(例如:即使不同意他的想法、做法,我也不急于反驳,继续认真听他说完)。

我们的练习对象,可以是孩子,也可以是爱人、父母、同事、朋友、客户。他们都是我们身边很好的学习资源,也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学习伙伴。

倾听值练习记录表

时间:

地点:

练习对象:

对话背景__:

对话内容:

运用了倾听的哪种方法:

自我评估效果如何:

对方感受如何:

运用方法过程中,有哪些做得好的方面:

运用方法过程中,有哪些还可以提高的方面:

运用方法过程中,有哪些新的发现:

运用方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有哪些具体做法可以面对这个挑战:

在下次练习的时候,如何做得更好:

爱的首要任务是倾听

提高“倾听值”的“三要三不要”

第一:要保持专注,不要心不在焉

眼看:身体语言、目光、面部表情

耳听:内容、语气、音量、语速、重音

心想:事实、感受、想法、期待

第二:要简单回应,不要打岔干扰

表情回应:微笑回应开心、严肃回应难过、镇定回应紧

动作回应:点头、身体前倾

语言回应:“嗯”“哦”“是这样啊”“我明白”“后来呢”

第三:要总结询问,不要否定武断

总结内容:“你刚才说的是……”“我明白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是……”

确认感受:“这件事情让你很……”

询问期望:“你希望我怎么帮你……”“你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