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赤小豆被明代李时珍誉为“心之谷”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朱小豆、赤豆、红豆、红饭豆。是大众喜食的保健杂粮之一。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及吉林、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1)赤小豆:呈长圆形而稍扁,长0.5~0.8cm,直径0.3~0.5cm。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褐色,微有光泽或无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侧,白色,约为全长的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一侧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气微,味微甘,嚼之有豆腥气。

(2)赤豆:种子短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直径0.4~0.6cm。表面暗棕红色,有光泽,种脐不突起。

二者均以身干、粒饱满、色紫红发暗者为佳。

主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及钙、磷、铁、铜等矿物质,并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胃、利尿及抑制精子作用,不仅能增进食欲、促进胃肠消化,尚有抗菌消炎、解除毒素作用。中药学界定:有补益强壮、健脾养胃、除湿利水、和血排脓之功。可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水肿、热淋血淋、痈肿疮毒、肠痈腹痛、泻痢脓血、湿热黄疸、风湿热痹。为营养性利水消肿良药,对水肿、脚气偏于虚者尤宜。临床常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糖尿病,以及慢性胆囊炎、高血压、顽固性呃逆、皮肤溃疡、婴幼儿湿疹、带状疱疹和预防中暑等。

入汤剂10~30g;亦可入丸、散或煮粥食。外用适量,研粉外敷。

使用注意:①临床用药中,也可见皮肤瘙痒、焮红灼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或伴见恶心、呕吐、心悸等。大量食用可致孕妇小产。②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属阴虚津伤者慎用。尿多者忌用。孕妇不宜用。③本品的最大用量不宜超过30g。

民间有用赤小豆与大枣、龙眼肉同煮食,同来补血者;也可用赤小豆与粳米煮粥或蒸饭吃;尚可制作豆沙;或与冬瓜作成赤小豆冬瓜汤佐餐食;或用赤小豆打粉,以冷开水调和,外敷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