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1],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2],留恋处、兰舟催发[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4]、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5]。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此去经年[7],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8],更与何人说。
【解读】
据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其中提到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正是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名句。此词代表了柳永词最高的艺术成就,佳处并非只此一句。
此词旨在抒写离情。上片写作者与恋人临别时难舍难分的场景。首三句写离别时的景物,不仅点明了时令和地点,并通过“寒蝉”这一意象,描绘出秋天的萧瑟与凄凉,形象地渲染了作者离别时的凄楚心境。“都门帐饮无绪”更是直接抒写词人面对送别的美酒佳肴,食欲全无的情形。“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出了词人恋恋不舍的主观情感与催促开船的客观形势之间尖锐的冲突,下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才因此而更加触目惊心。写到“凝噎”,离别之痛已经无以复加。在情感的最高潮处,作者笔锋一转,写“千里烟波”、沉沉暮霭,由抒情到写景,由实写送别场景到虚拟别后情景,借景抒情,不仅形象地展示了他那深广如烟波、浓密如暮霭的离愁,同时也通过壮阔的景物描写使得词境顿开。下片以“多情自古伤离别”领起,告诉人们离别之伤痛,自古以来就是所有有情人的不幸,把个人遭遇升华为普遍的人生哲理。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谈到:“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间隔,隔则警句成死灰矣。”这几句词,正是成功运用了点染之法,描绘了一幅晓风拂岸柳、残月挂梢头的清丽画面,以其凄清、幽婉、寂寥、残缺的意境,衬托出作者绵邈的离情,冷落的客情。“此去经年”四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今后的岁月里,任怎样的美景也打动不了自己,因为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享,仍以离愁收束全词。此词疏密有致,虚实相生,情、景、理交融一体,可谓字字珠玑,极具动人的艺术魅力。
[1] 长亭: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2] 都门帐饮无绪:在京城郊外设帐饮酒饯别,心情黯淡。都门,指汴京。帐饮,又称露饮。在户外饮宴,用布帐围住,既防尘土,又防女眷为路人看见。无绪,没有心情。
[3] 兰舟:相传鲁班以木兰树刻作舟,故后世以兰舟为船的美称。
[4] 去去:走了又走,表示行程之远。
[5] 楚天:指行者所去的南方。
[6] 晓风残月:温庭筠《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韦庄《荷叶杯》:“惆怅晓莺残月。”词意与此相近。又此为名句,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四载徽宗时都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滴粉搓酥左与言”之对。
[7] 经年:几年,若干年。
[8] 风情:柔情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