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李乐民院士于1932年5月28日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今南浔区),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通信工程科研与教学68年,培养研究生209名(至2020年,博士生89名)。

20世纪他率先提出采用双边横向滤波、判决反馈滤波等多种结构抑制干扰的方法,解决了抗窄带干扰的核心问题;主持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bit/s高速数传机”,解决了高精度自适应均衡问题;研制出“数据转接终端机”,解决了高可靠数字传输问题;在“抗毁光纤以太局域网”和“电视与数据综合光纤传输网”的研究和器件研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助力解决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受国外技术壁垒制约的问题。21世纪他带领团队再攀光通信网络研究高峰,全力助推未来网络研究,至今在通信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广阔领域不断探索。

他对我国数字通信传输和通信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1项,曾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他还曾担任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积极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建言献策,并通过提案等多种方式推动了我国“三网融合”以及电子信息相关产业的发展。

李乐民院士今年已经88岁了。在中国信息化的进程中,他既是重要的见证者,也是直接的参与者、推动者,尤其是在通信技术从“模拟”向“数字”转换的关键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能有机会零距离了解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是我们采集小组的荣幸!

用“抢救”来形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实际过程并不为过。自2015年深入参与到李乐民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中,我们对这两个字更是深有体会。

十分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的信任,在专家组和科协相关领导的指导下,采集小组以修史的标准开展采集工作,为回望李乐民院士的一生并深入了解中国通信事业发展进程提供可信的参考。做采集工程面临的一个共性挑战是,越是时隔久远,越是难以真实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直接的记忆越来越模糊,相关的人和物越来越难找,档案更是分散在各处,需要一点点地搜寻、拼接。但越是如此,就越是增加了我们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也有幸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李乐民院士无疑是我们要表达诚挚谢意的第一人。他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给予我们大力支持,这是我们做好采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虽然我们不忍心挤占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的学习和研究时间,也怕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但每次看到他和蔼可亲的笑容,接到他修改的工工整整的研究文稿,我们又鼓足干劲,鞭策自己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

在采集工作中,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这也许是所有采集工作常见的共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困难有三个:第一是实物收集的困难,第二是历史梳理的困难,第三是档案查阅的困难。针对这三个困难,我们分别作了如下努力:

第一,寻求李乐民院士本人对实物搜集的支持,并向与他相关的更多同事、学生广泛征集。实物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研实物很少。李乐民院士所做的研究实物没有注意保存,而理论计算,往往是一支笔、一沓稿纸就可以推演计算,有了计算机以后,连稿纸也省去了,因此,以实物形式保存至今的只有一台旧的打印机,以及发表了他的论文的期刊。研究过程中所用的稿纸、手稿,因时隔太久,已无保存。部分研究成果曾应用于通信设备制造,但因通信领域的设备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且早期的合作单位业务几经转型,相关的通信设备难以寻觅。另一方面照片实物很少。1930—1980年的实物照片因历次搬家等原因大量遗失,现存的照片数量有限,1980年以后的照片以数码照片居多。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最终将实物采集类别锁定在证件、证书、聘书、论文期刊、学生学位论文、学术札记等方面。李乐民院士是一个心细的人,对这些类别的实物收藏比较系统。其中,证件类几乎完整地收藏了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的所有代表证;证书、聘书有部分遗失,但大部分都保存下来了;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收藏得最为完整,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没有收藏;收藏的学术期刊较多,尤其珍贵的是20世纪80年代访美期间发表的3篇IEEE论文期刊;学术札记方面,从2002年至今的6本学术摘录笔记,连续性很强,从中可以解读判断出在这16年间他的学术关注点的变化过程。

在李乐民院士的大力支持下,这几类实物中由他本人直接保存的,都全部捐赠给采集小组,并移交给了馆藏基地。作为补充,李乐民院士还与采集小组一起积极查找相关人员和单位的联系方式,争取搜寻更多实物:①对过去与李乐民院士有过科研合作的单位进行梳理列表,一起查找联系方式,由李乐民院士或采集小组成员打电话、发邮件,征集相关的通信设备,最终从四川曙光集团公司获捐一件通信设备实物;②联系李乐民院士参加过学术会议或活动的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征集活动的照片、题词、论文集等;③向李乐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一一发布征集请求,搜寻当年的毕业论文、照片实物;向当年的同事求助,寻找照片实物以及通信设备等线索。

第二,以李乐民院士本人讲述的学术发展脉络为主线,邀请不同时期的专家学者补充解读通信发展史。梳理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全面认识李乐民院士个人的经历和成绩在大时代背景或学科背景中的坐标和意义。由于我们所能搜集到的史料是断断续续的,甚至是碎片化的,因此,如果仅仅局限于有限的史料,研究报告将十分狭促,且史料之间显得孤立,很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我们既要以“信史”来要求自己,也要以“通史”来要求自己。

但在梳理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时,我们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通信学科本身博大精深,分支很多、更新很快,并非完全的“线性历史”,而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因此,要清晰地梳理一个脉络,十分不易。另一方面,采集小组成员都是文科出身,对通信历史来说是“门外汉”,在这种情况下,求教于通信专家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采集小组针对具体情况,分别咨询了不同年龄段的专家学者。①采集小组首先邀请李乐民院士以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为线索,从总体上讲解自己在不同时期研究或关注的学术领域及其发展脉络;②作为补充,我们分别咨询了20世纪50—70年代和80—90年代的学者(包括李乐民的同事和早期的学生),以及2000年及以后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李乐民在80年代之后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分段讲述各个阶段通信学科相关分支的发展脉络并对李乐民院士的学术研究进行定位和评价。

第三,结合人事档案、科技档案,以及不同人物和不同档案馆的资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档案是最可靠的史料证据,但查找档案存在几个方面的困难。首先是档案线索的梳理,其次是档案查阅和利用的权限限制。

查阅李乐民院士的相关档案时,主要涉及他本人的人事档案、科技档案,以及相关的同事和学生的人事档案、科技档案或学籍档案,以及李乐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相关的行政档案。

人事档案的整理归类一般比较集中、规范,因此查阅比较方便,但人事档案的利用存在较多的权限限制,因此,可参考的内容比较有限,但可作为对访谈信息的校正“标尺”,同时也可以从人事档案(如职称评定表)中发掘科技档案的查找线索。科技档案较多,但比较分散,检索不便,因此,需要先梳理出李乐民院士参与的所有科研项目的名称,然后检索查找。

但仅靠访谈回忆梳理科研项目信息,难以做到系统全面。由于档案之间其实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因此,必须把人事档案中的科研履历、科研档案、同事和学生的档案结合起来,一边相互印证查找梳理线索,一边用这些线索查找搜寻更多的档案,进而梳理出更全面的线索、查找到更多的档案,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对李乐民的成长脉络有了较为清晰完整的把握之后,从2016年9月开始,我们先后赴南浔、苏州、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开展了大量的、集中的采集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南浔是李乐民的故乡,留下了他的很多童年记忆。苏州、上海、北京,都曾是他生活、学习或进修的地方,也是他的亲戚、朋友、同事、学生分布较多的地方。趁李乐民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我们到杭州的会议现场录制了李乐民院士的学术报告。

在南浔和苏州,我们寻访了李乐民的故居、拜访了亲友,获得了李乐民童年时期的相关资料;在杭州,我们录制了李乐民作学术报告的珍贵镜头;在上海,我们采集到了19件档案、10件光盘,录制了76分钟的音视频资料;在北京,我们采访到了李乐民院士的两位优秀的学生,他们至今与李乐民院士在“973”等重大通信工程项目上保持着紧密的学术交往和联系。有效的口述访谈、实物采集和档案查找,为我们撰写研究报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采集小组做这项工作之前,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已经在宣传李乐民院士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果,出版了《李乐民传》(陈伟著,人民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版)、《通信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传略》(电子科大党委宣传部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等著作,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信息科学技术卷》第一分册(2014年版)中也收录了由陈伟编著的李乐民院士介绍。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撰写研究报告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但这些作品与采集工程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本次研究报告撰写中,我们依据最新的口述访谈、实物资料以及档案资料等,对李乐民院士的个人成长和学术发展脉络进行了大幅度补充,有特色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首次展现了李乐民院士的家族谱系。这是我们首次查找到李乐民的家谱信息,为阐释南浔镇的“崇文重教”风尚、了解李乐民成长的家庭背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搜寻到了关于李乐民祖父、母亲的更多信息。

(2)首次对李乐民院士的科研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以翔实的科技档案为支撑,详述了李乐民院士在各个阶段的代表性成果,以及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型的背景和过程,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研嬗变“路线图谱”。

(3)首次对李乐民院士的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此前我们只知道李乐民院士培养了87位博士生和100多位硕士生,但具体的数量和姓名并不清楚,而且这些毕业生的去向、成绩和对社会、行业的贡献也不明了。在这次采集中,我们通过走访访谈、数据库梳理,拟定了初步的详细名单,并请李乐民院士亲自补充和审定,最终完全理清了近200位毕业研究生的发展情况。

(4)首次对李乐民院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的提案做了系统整理。李乐民院士自1987年起连续担任了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但在此前的传记中,由于掌握的档案较少,主要依靠少量新闻报道,没有深入展示。在这次采集工程中,我们有幸得到了四川省人大的支持,查阅到了重要的档案线索,并通过他们的协助,得到了全国人大和中央档案馆的支持,最终获得了由李乐民院士领衔提出的9份提案的名录以及基本内容。这些信息为我们撰写李乐民院士连任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相关章节构建出了一个完整清晰的脉络。

最终的研究报告,共分为十章。其中,第一章至第三章属于人生起始阶段。第一章“生于蚕桑名镇”回顾了李乐民幼年时期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亲属关系、基础教育等;第二章“走进通信领域”介绍了他的大学阶段,尤其是大二转系、开启“通信人生”的详细过程;第三章“随校西迁成电”讲述他随着国家院系调整、随交通大学西迁“成电”,从此扎根西南沃土,一边传道授业解惑,一边走进科研殿堂的过程。

第四章“首战成名攻克‘自适应均衡’”着重介绍李乐民在第一个科研高峰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包括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bit/s高速数传机”、参加中国自主彩色电视制式和设备研制、参与中国第一个地铁信息传输系统研制、解决微波数字信道通数据的技术等。

第五章“访美突破‘抗窄带干扰’”介绍改革开放后他赴美学习中取得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以及回国后在人生的第二个科研高峰期担纲成电信息系统研究所、将光纤技术和数字技术结合传输彩色电视信号,研制光纤通信设备和局域网,研制出光通信网络关键器件的突出成果。

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介绍李乐民院士哺育英才的成果和经验。其中,第六章“培养研究生和编写教材”介绍他在教学经验方面的积累,以及在编写教材和著作、培养研究生方面的成果。第七章“注意教学方法”梳理归纳了他的师德师风和教学经验。

第八章和第十章介绍了李乐民的第三个科研高峰期。这一时期,他推动成电的通信学科建设,并不断超越自己,向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进军,开展通信网络研究,探索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虚拟化、智能化,构建未来网络,助力通信领域“973”项目,实现了“通信人生”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升华。

第九章“连任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时间线索上与第八章基本重合,但在内容方面,集中介绍李乐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和产业发展等所作的贡献。包括传达“两会”精神、反映民心民声、倡导素质教育、推动“三网融合”、呼吁电信立法、关注社会民生、助力中国“智”造等。

感谢电子科技大学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采集小组组长、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敏的带领下,采集小组成员克服日常工作责任重、工作多的困难,将采集工作细分到了多个科室的多位同志,而且在采集工程后期特别为负责研究报告撰写的两位同志留出了相对自由且比较充分的写作时间。这是我们能够静下心来通读采集到的各种资料、思考资料与资料之间的关系、梳理李乐民院士学术成长过程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份支持,我们只能扼腕慨叹“分身乏术”了。

在采集工作中,我们也深感组建一个多元化的工作队伍的必要性。十分感谢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图书馆相关同志的协助和奉献,他们提供的十分专业的信息检索和查询服务,让我们在梳理档案资料、整理论著信息和人才培养成果时少走了许多弯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他们,采集工作还要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奋楫前行。

在采集过程中,还要感谢李乐民院士的多位同事、学生,他们中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工作繁重,但对采集工程的邀请,他们不但积极协助收集资料,欣然接受访谈回顾历史,还多次向采集小组讲解通信学科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报告的学术脉络把关。

采集工作终于趋近尾声,研究报告也即将与读者见面。回望采集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可谓百感交集。用心留住一段历史,并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是激励我们坚持做完这项工作的精神动力。由于条件限制,这部研究报告肯定仍有很多缺憾。但我们依然衷心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够让读者从中一睹老科学家的风采,并汲取成长和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