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教科 乐在其中:李乐民传
- 张娜 王晓刚
- 2472字
- 2021-12-16 17:30:00
抗战烽烟笼罩童年
1931年,李庆贤在东吴大学任教后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爆发,战火蔓延。此时,距离上海一百多公里的南浔古镇,尚存一丝安宁,1932年5月28日,金羡贞生下长子,取名李乐民。“乐民”是李庆贤所起的名字,语出《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图1-5 1934年,李乐民在东吴大学留影(李乐民供图)
李乐民在硝烟弥漫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934年,李庆贤带一家人从南浔搬迁到苏州。但好景不长,1937年8月13日,日军以上海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为期三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序幕。
与上海毗邻的苏州立即受到战火的威胁。1937年11月中旬,日寇占领上海,并沿长江一路西进,苏州沦陷。“淞沪会战”后,日本飞机由海上两次飞抵苏州狂轰滥炸,东吴大学立即决定将大学部迁到浙江湖州,中学部(第一中学)迁到浙江南浔。
大学部在东吴三中(即东吴大学湖州附中)上课,中学部在南浔镇借用邱家祠堂上课。李庆贤以桑梓关系,兼顾两地校务,并兼湖州附中物理课。这一年,李乐民5岁。他们一家回到了家乡南浔,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回忆起在南浔的时光,最令李乐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每当听说日本飞机要来轰炸,我就和弟弟躲在桌子底下”。
日寇占领上海后向西南迂回,从杭州湾登陆,沿着宁杭公路进攻南京。湖州是日军由南向北推进的必经之路。面对这一形势,东吴大学继续向西撤退,陆续抵达屯溪(现为黄山市屯溪区)。当地绅商慷慨地免费提供几个大的茶叶仓库,安顿越来越多的东吴大学师生。
图1-6 1936年,李乐民(左)和弟弟李悦民在东吴大学宿舍旁留影(李乐民供图)
然而没过多久,南京失守,屯溪到处都是撤退的士兵。东吴大学师生不得不继续流亡。李庆贤携家逃难,与东吴大学的部分师生西迁到安徽黟县坚持办学。一家人从水路经新安江,坐船前往安徽黟县。
表1-1 李乐民一家辗转迁徙路线(1932—1946年)
在黟县的时候,李庆贤和妻儿住在一间小屋,加上刚出生的小女儿,5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舟车劳顿加之卫生条件差,李庆贤腿上生了脓疮。据李乐民回忆,弟弟李悦民挨着父亲睡觉,睡觉滚来滚去的,常不小心把父亲腿上的疮踢破。李庆贤常常从睡梦中痛醒。[10]
随着时局日紧,在上海做律师的大舅父金忠圻告诉李庆贤,待在安徽也不是长久之计,最好早点来上海租界。
1937年年底,时任东吴大学校长杨永清等人回到上海,才知道日军占领上海后暂时没有进占租界,租界内教学活动还是自由的,“用不着以我们对民族的忠诚做代价来向日本妥协”。于是,校方决定在上海复校,校本部设在慕尔堂[11]。尚未撤往内地的学生闻讯而来,散落在内地的教职员工也纷纷向上海聚集。到1938年2月,已有90%的教员回到上海,学生已达1481人。
1938年年初,李庆贤一家辗转迁回上海。不久,东吴大学的部分专业开始在上海租界里复课。李庆贤投入大量精力到东吴大学物理系的发展中。
《东吴大学简史》写道:
在上海租界安顿下来后,物理系原先在苏州开设的机械加工车间又重新开办。在系主任李庆贤博士和陆鸿钰等的主持下,加工车间虽然规模不大,但加工的产品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比以前大大提高,并开始为中学和大学实验室加工教学和实验仪器。后来还出售给其他的学校,产品供不应求。
物理系还出版了一份《物理学示教与实验》杂志,刊登论文,介绍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同时转译一些国外杂志的有关论文资料和物理学相关书籍,“参以实际之教学心得,材料力求新颖,用具务求简易,免避纸上空谈,专究实际应用。此举确系适合时代需要,为物理教育上之一种新贡献”。[12]
与此同时,为了养家糊口,李庆贤还在多所教会大学和私立大学以及中学兼课教书,并做家庭教师,挣钱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整天早出晚归,由于劳累过度,李庆贤有一次下班后晕倒在回家路上。[13]
在上海,李庆贤一家起初租住了一个位于三楼的房间。后来因李乐民和弟弟、妹妹三个人在家里打打闹闹,楼下的人意见很大,房东就下了“逐客令”。
于是,李庆贤在法租界的辣斐德路810A(现复兴中路636号)找了一栋独门独户的房子。一楼是客厅,二楼是卧室,一楼半是个小阁楼。客厅不能睡,阁楼又小,一家人只能挤在二楼的卧室,三个床铺几乎占满了整个卧室,5个人睡起来还是很拥挤。
随后,李庆贤又将父亲李诵先接来上海,住宿就更加拥挤了。在李乐民的记忆中,祖父在家无事,有时候他会跟祖父去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玩。
图1-7 2017年,李乐民在上海复兴中路636号前门留影(1938—1946年李乐民曾居于此)(李乐民供图)
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李乐民一家吃的是配给米和苞谷粉。米很碎,又被故意掺了沙子和碎石。李乐民经常帮母亲拣米,把配给米放在桌子上,然后从中将沙子和碎石一粒粒地拣出来。
硝烟中逃难的日子在李乐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浓重的阴影和难以抹去的记忆,这也成为李乐民此后努力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强大动力。回想起逃难的经历,李乐民说:“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就是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其他人来说,我的童年不算悲惨,但我也和很多人一样深刻地觉得,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要强大起来,这样才不会受欺负”。[14]
1997年,李乐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中心对他进行了专访。李乐民在专访中坦言:
我出生于30年代的旧中国,从小在上海长大,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力衰弱,民不聊生,祖国备受外国列强的欺凌,(那时候我就)深深地意识到没有强盛的国家,便没有人们正常的生活权利和起码的做人尊严,这成为了我今后几十年工作、学习的动力。我多次出访国外和中国香港地区,接触过许多有中国血统的人,他们都有着和我一样的心愿:希望祖国富强![15]
2014年9月18日,《南浔时报》第三版刊发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专版文章。作者眭桂庆在题为《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南浔沦陷及日军暴行的危害和影响》的文章中,详细查证了南浔沦陷前后的历史档案及资料。李乐民读后感慨地写道: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对1937年的回忆。……看了您整理的史实,更了解了日军的凶狠和战争的残酷。正如您所写的,这一历史使人充分认识到了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我们20世纪30年代及较早年代出生的人都以此激励自己的工作。[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