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取穴比较】

1.古今均取背部穴

脊属背部,因此古今治疗本病均取背部(含上背、下背)穴。统计结果见表2-6。

表2-6 背部穴次及其分占古、今总穴次的百分比和其位次对照表

表2-6显示,无论是下背还是上背,现代的百分比均高于古代,可见现代比古代更重视取背部穴,显示现代更重视局部取穴。就穴位而言,表2-3显示,古今均取腰俞、肾俞、大肠俞,这是相同的;古代还取长强、膀胱俞、白环俞、小肠俞、肺俞、肩井,现代则取夹脊、阿是穴、命门、大椎、腰阳关、秩边、大杼、次髎、至阳,这是相似的。

古代取背部穴者,如《备急千金要方》曰:“神道、谷中、腰俞、长强、大杼、膈关、水分、脾俞、小肠俞、膀胱俞,主腰脊急强。”《针灸捷径》云:“背脊心红肿痛:肩井、风门、肺俞、尺泽、腰俞、五枢。”《针灸资生经》语:“腰脊伤,持重得病而入肾,灸肾俞可也。”《医学入门》言:大肠俞主“腰脊痛”。《外台秘要》称:白环俞主“腰脊以下至足不仁”,均为例。又如《百证赋》道:“脊强兮,水道筋缩。”《循经考穴编》载:命门主“脊强不能屈伸”。《神应经》语:“胁与脊引:肝俞。”《针灸甲乙经》谓:神堂主“脊背急强”。上述筋缩、命门、肝俞、神堂亦在背部。

现代取背部穴者,如杜小正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针刺督脉大椎至腰俞之间所有腧穴,用郑氏温通法,针刺膀胱经第一侧线所有背俞穴,用平补平泻法;刘维等则针刺华佗夹脊、肾俞穴,用平补平泻加温灸;高猛等先上后下地针刺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八髎、秩边等穴,施补法;李国庆等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椎体增生部位,或最明显的压痛点,用针挑法,并放血10滴,然后贴敷姜片,用纱布包扎固定。

2.古今均取腿阳面穴

因治疗本病选取膀胱经、胆经穴,而膀胱经、胆经行经腿阳面,因此古、今取腿阳面穴分别为56、120穴次,分列各部的第三、第二位,分占各自总穴次的14.36%、20.27%,可见现代比古代更重视腿阳面穴,此当是现代受神经学说影响,认为脊神经的病变可产生腿阳面症状的缘故。就穴位而言,古今均取委中,这是相同的;现代还取阳陵泉、环跳、悬钟、足三里,而古代取之不多,这是不同的

古今取腿阳面穴者,如元明时代《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道:委中主“腰重不能举,沉沉挟脊梁”。明代《神应经》载:“脊膂强痛:委中。”现代李林燕等介绍梁桢治疗脊柱结核的经验,取委中、足三里、阳陵泉、绝骨、太冲等,施温针灸;石跃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针刺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用平补平泻法;何庆勇则针秩边、环跳、风市、足三里等穴,亦用平补平泻法。

3.古代选取头项部穴

由于治疗本病选取督脉穴,而督脉行经头面部,因此古代也选用头面部穴,共计38穴次,列各部的第四位,占古代总穴次的9.74%,常用穴为水沟。如《流注指要赋》道:“人中除脊膂之强痛。”《医学入门》言:“脊膂痛者,针人中尤妙。”又如《儒门事亲》曰: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五穴可治“腰脊强”,上述5穴亦属头部督脉穴。前述《济生拔粹》“治脊强反折,刺督脉哑门一穴”,亦为头项部之例。表2-3显示,现代治疗本病也取头部穴风池等,如刘维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风池等穴,施针刺捻转泻法;石跃等亦取风池、风府等穴,用针刺平补平泻法。但现代取头面部穴共16穴次,列现代各部的第四(并列)位,占现代总穴次的2.70%,未被列入常用部位,不如古代,显示现代对经络学说重视不够。

4.古代选取足部穴

前面已述,古代治疗本病选用膀胱经、肾经穴,而该两经分别行经足之阳部和阴部,因此古代也选用足阳、足阴部穴,分别为31、24穴次,分列古代各部的第五、第六位,分占古代总穴次的7.95%、6.15%,常用穴为昆仑、申脉、京骨,涌泉、大钟。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道:昆仑主“头疼脊背急”。《针灸聚英·八法手诀歌》道:“脊头腰背申脉攻。”《类经图翼》曰:京骨主“治腰脊痛如折,髀不可曲”。《备急千金要方》载:涌泉、阴谷主“身体腰脊如解”。《针灸内篇》云:大钟主“腰脊疼”。又如《针方六集》言:然谷主“脊臀股内后廉痛”,然谷也属足阴部。而现代取足阳、足阴分别为18、8穴次,分列现代各部的第五、第六(与手背部并列)位,分占现代总穴次的1.69%、1.35%,未被列入常用部位,不如古代,亦显示现代对经络学说重视不够。

此外,表2-3显示,古代还选取腿阴面的复溜,手背部的合谷、中渚,腹部的章门。其中复溜为肾经的经穴;而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而该经“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与督脉相交会。如《济生拔粹》曰:“治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近下痛者,刺足太阳经昆仑二穴,次刺足少阴经伏白二穴,在足内踝上二寸陷中。”(此处“伏白”当为复溜)古人又取手背中渚穴,达7穴次之多,当为古人经验所得,如《流注指要赋》道:“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治疗与腹部相关之本病,古人则取腹部穴章门等,如《针灸甲乙经》云:“腹中气胀,引脊痛”,“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后人注释“季胁”即脾之募穴章门。而现代治疗本病取上述四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