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儿科诊法概要

诊法是收集临床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资料对疾病作出诊断的基本方法。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4个主要内容,称为四诊。西医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各种理化检测等现代诊断技能是儿科临证的基础,也是中西医辨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小儿疾病的诊断,虽然与临床其他各科有类似之处,但由于小儿在生理、病理及疾病的演变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表现,小儿疾病的诊察方法也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要重点掌握好儿科诊法的特点。

一、儿科病史采集的特点

病史采集主要通过问诊来实现,问诊是了解病情的重要手段。近代医家何廉臣在《儿科诊断学》中列出“十问歌”,可作为临床参考:“一问寒热,二问其汗,三问头身,四问胸间,五问饮食,六问睡眠,七问饥渴,八问溲便,九问旧病,十问遗传。”儿科问诊对诊断疾病和治疗用药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科问诊有以下特点:

1.小儿“多未能言,言也未足取信” 小儿的病史一般由家长、保育员或老师等提供,因此,儿科病史的询问较成人困难,提供的资料往往不全面、不可靠。在病史询问时,更需要耐心并具有同情心地倾听代述人对病情的描述,不宜轻易打断。年长儿童可让他自己叙述病情,但儿童有时会害怕各种治疗或因表达能力欠缺而误说病情,应注意分辨真伪。

2.儿科问诊中首先要紧紧围绕主要症状、体征发生的部位及持续的时间进行询问 如主诉为咳嗽,要围绕咳嗽进行询问,包括咳嗽发生或加剧的时间、咳时伴随的症状、咳痰的情况、咳嗽的声音等。

3.在现病史采集中注意问诊的技巧 询问现病史时,应详细询问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的全过程。由于大多数小儿不能直接描述主观症状的性质、程度、特点及伴随症状等,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问诊技巧。如有无恶寒,可询问是否蜷缩而卧、喜人拥抱等表现;是否有里急后重,可通过询问是否有临厕欲解不遂;有无便前腹痛,可询问有否便前哭闹,便后哭止的表现。尽量使用儿童熟悉的语言,态度和蔼,争取患儿与家长的配合,反复多次地询问等。

4.详细询问确切的年龄、月龄或日龄 小儿的年龄不同则四诊的内容有不同,并可作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参考。如婴幼儿需诊查囟门;正常1岁以下小儿可在腹部触诊时触及肝脏的边缘;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应视为病理性黄疸,24小时后出现的黄疸须分辨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5.个人史 应详细询问出生史、喂养史和生长发育史,在询问时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疾病应有所侧重。①出生史:记录胎次、胎龄、分娩方式及过程,出生时有无窒息、产伤,Apgar评分,出生体重。对有神经系统症状、智力发育障碍和疑有先天性畸形的患儿,尤其应详细询问生产史,还应询问母亲孕期的健康和用药史。新生儿病历应将出生史写在现病史的开始部分。②喂养史:对婴幼儿要询问喂养方式,人工喂养儿要了解乳品种类、调制方式和量,辅食添加情况,年长儿要询问食欲、饮食习惯、有否偏食等。③生长发育史:应详细询问其体格和智力发育过程。婴幼儿着重了解何时会抬头、会笑、独坐、站立、行走、说话等,前囟门闭合及出牙时间等。年长儿应了解学习成绩、性格、与家人和同学相处关系等。④预防接种史:曾接种过的疫苗种类、时间和次数,是否有不良反应。

6.既往史 一般不需要对各系统疾病进行回顾,只需询问一般健康情况和有关疾病史。既往患过哪些疾病,患病的年龄,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诊断不肯定者则简述其症状,过去疾病的治疗情况。既往手术情况,是否有后遗症,有无食物或药物过敏史。是否患过小儿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当认真询问有无传染病的密切接触史。曾接种过的疫苗种类、时间和次数,是否有不良反应。

7.家族史 询问家庭中有无其他人员患有类似疾病;家族中有无遗传疾病、过敏性疾病及急慢性传染性疾病的病史;父母年龄、职业和健康状况,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历次妊娠及分娩情况等。

二、小儿体格检查特点

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的基本诊断技术,儿科体格检查较成人困难。为了获得准确的体格检查资料,儿科医师在检查时应当注意:

1.注意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态度要和蔼,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冬天要将手温暖后再触摸患儿。要顾及年长儿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对十分不合作的患儿,可待其入睡后再检查。

2.检查时的体位不必强求,婴幼儿可让其在家长的怀抱中进行,能使其安静为原则;检查顺序可灵活掌握,一般可先检查呼吸频率、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等;口腔、咽部、眼等易引起小儿反感的部位及主诉疼痛的部位应放在最后检查。

3.检查者宜勤洗手,听诊器等检查用具要经常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4.对病情危重的患儿,宜边抢救边检查,或先检查生命体征和与疾病有关的部位,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三、中医望、闻、切诊与西医体格检查

(一)望诊

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肤薄嫩,反应灵敏,一旦患病,内在的病理变化必然比成人更明显地反映在体表,使神色形态等发生异常变化,而望诊又不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反映的病情较为客观。因此,望诊在儿科疾病的诊断上显得尤为重要,历代儿科医家都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

儿科望诊主要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察指纹、辨斑疹、察二便等6个方面的内容。

1.望神色 望神色即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这是儿科临床上整体望诊的重要内容。五脏六腑之气,皆上应于面,而面部又是十二经络汇聚之所,故察面部神色,可了解脏腑气血的病变。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即人的生机和动态;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即神以阴精为物质基础,故又称“精神”。望神可以判断精气的盈亏,从而测知脏腑的功能状态、病情的轻重及预后。望神应主要从目光的变化、意识是否清楚、反应是否敏捷、躯体动作是否灵活协调等方面去判断患儿有神、失神等不同情况。目光炯炯,意识清楚,反应敏捷,躯体动作灵活协调为有神,反之则为失神。

望色主要是望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皮肤颜色分红白黄青黑五种,简称五色;皮肤的光泽是指皮肤的荣润与枯槁。色泽的异常变化,是机体的病理反映,不同的病色反映着不同性质和不同部位的病证。正常小儿的面色,不论肤色如何,均应红润有光泽,略带黄色,或虽肤色较白,但白里透红,是气血调和、无病的表现。新生儿面色嫩红,也为正常肤色。若病邪侵入机体而发生了疾病,小儿的面色就会随疾病性质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1)面呈红色,多主热证 小儿面红目赤,咽部红肿者,多为外感风热;面红,伴高热,口渴引饮,汗多尿赤者,多为里热炽盛;午后颧红,伴潮热盗汗者,多为阴虚内热;夜间面颊潮红,伴腹胀者,多为食积郁热;重病患儿两颧艳红如妆,伴面色苍白,肢厥,冷汗淋漓者,多为虚阳上越的危重征象。

(2)面呈白色,多主寒证、虚证 外感初起小儿面色苍白,无汗者,多为风寒外束;突然出现面色苍白,伴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者,多为阳气暴脱;面色淡白,面容消瘦者,多为营血亏虚;面白而虚浮者,多为阳虚水泛;面白而晦滞,伴有出血者多为气虚血脱。

(3)面呈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 小儿面色萎黄,伴形体消瘦,纳呆腹胀者,多为脾胃气虚;面黄无华,兼有面部虫斑者,多为虫积;面目身黄者,则为黄疸。若黄色鲜明如橘色者,多为湿热熏蒸的阳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者,多为寒湿内阻的阴黄。面呈枯黄色多为气血枯竭。新生儿在出生不久出现面目黄染,为胎黄,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区别。

(4)面呈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证及惊痫 小儿面色时青时白,愁眉苦脸者,多为里寒腹痛;面唇青紫,伴呼吸气促者,多为肺气闭郁,气滞血瘀;面色青而晦暗,以鼻梁、两眉间及口唇四周尤为明显者,多为惊风之先兆,或癫痫发作之时。

(5)面呈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瘀证及水饮 面色灰黑晦暗者,多为肾气虚衰;小儿面色青黑,伴四肢厥冷者,多为阴寒内盛;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为血瘀日久所致;两颊黯黑者,多为肾虚水浊之气上泛。

2.望形态 形,指形体;态,指动静姿态和特殊体位。望形态包括望全身形态和局部形态两个方面。

望全身形态即了解患儿全身的一般状态,包括发育、营养等。若小儿全身形态正常,则表现出发育正常、筋骨坚强、肌肉丰满、肤润发泽、姿态活泼,反之则为异常病态。小儿的动静姿态和特殊体位,是小儿健康状况的外在表现。不同的疾病,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动静姿态与体位。一般来说,“阳主动,阴主静”。凡小儿喜伏卧者,多为内伤饮食;喜蜷卧者,多为内寒盛,或腹痛;仰卧少动,两目无神者,多为重病、久病,体质极虚;端坐呼吸,喉中痰鸣者,多为痰涎壅盛;两目上翻,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者,多为肝风内动;一侧或两侧肢体细软无力,活动障碍者,多为气血两虚,肌肉筋脉失养;头摇不能自主者,多为肝风内动的先兆。蹙眉,以手抱头,多为头痛。

望局部形态包括望颅囟、头、项、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部位。注意观察头颅的大小和有无畸形,囟门大小及闭合的早迟和有无凸凹等情况;观察颈项的软、硬、斜、正及活动是否正常、颈部脉络是否显现等;观察胸背、腹(包括脐)、腰各部的外形,皮肤状态、肌肉发育等情况,并注意呼吸时患儿胸、腹形态的变化;观察皮肤、肌肉情况及四肢的外形和活动情况;观察肌肤的色泽、状态、有无皮疹等,同时结合不同部位肌肤的情况来判别不同的临床意义;观察毛发的色泽及分布的稀密;观察指(趾)甲的外形与色泽等。

3.审苗窍 苗窍是指目、耳、鼻、口、舌及前后二阴。因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故苗窍为五脏的外候。审苗窍可测知对应脏腑的病变。正如《幼科铁镜·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曰:“故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外者内之著也。望形审窍,自知其病。”

(1)察目 注意眼窝有无凹陷,眼睑有无浮肿、下垂、红肿或瘀黑,结膜是否充血、是否有分泌物、有无干燥征(Bitot斑),巩膜有无黄染,角膜有无溃疡及混浊,检查瞳孔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

(2)察耳 注意外耳形状,外耳道有无分泌物,提耳时是否疼痛,必要时耳镜检查鼓膜。

(3)察鼻 注意鼻翼有无翕动、鼻腔分泌物及通气情况。

(4)察口 注意口唇有无苍白、发绀、干燥、口角糜烂,黏膜、牙龈有无充血、溃疡,麻疹黏膜斑(Koplik斑),白膜,腮腺管开口处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口腔内有无异常气味。牙齿的数目和排列,有无龋齿。咽部有无充血、溃疡、疱疹;咽后壁有无脓肿;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充血、分泌物和伪膜。

(5)察舌 儿科察舌的内容与《中医诊断学》基本相同,但不同年龄小儿的正常舌象有差异,如新生儿舌红无苔,哺乳婴儿可有乳白苔。同时应注意舌体的大小、有无颤动、是否经常外伸,舌系带是否过短、有无溃疡。舌质和舌苔的病理改变具体内容参见《中医诊断学》。

(6)前后二阴 注意有无畸形,女孩注意阴道有无分泌物;男孩注意有无包皮过长、阴囊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等。

4.察指纹 观察指纹是儿科的特殊诊法,适用于3岁以下小儿。指纹是从虎口沿食指内侧(桡侧)所显现的脉络(浅表静脉);以食指三指节横纹分风、气、命三关,食指根(连掌)的第一指节为风关,第二指节为气关,第三指节为命关(图2-1)。诊察指纹的方法是:先令家长抱患儿于光线充足处。若先诊患儿右手,医生即以对侧即左手的拇、食二指握住患儿右手的食指尖,将患儿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贴近医生左手的掌心,然后用医生右手的拇指桡侧,从命关到风关,用力适中地反复推按。正常小儿的指纹隐约可见,色泽淡紫,纹形伸直,不超过风关。临床根据指纹的浮沉、色泽、推之是否流畅及指纹到达的部位来辨证,并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作为辨证纲领。

img

图2-1 指纹三关图

浮沉分表里,浮,为指纹显露;沉,为指纹深隐。即以指纹显隐来分辨疾病的表里。红紫辨寒热,红,即指纹显红色,主寒证;紫,指纹显紫色,主热证。淡滞定虚实,淡,为推之流畅,主虚证;滞,为推之不流畅,复盈缓慢,主实证。三关测轻重,根据指纹所显现的部位判别疾病的轻重,达风关者病轻,达气关者稍重,达命关者病重。若“透关射甲”即指纹穿过了风、气、命三关达到指甲的部位,则病情危笃。指纹诊法在临床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若纹证不符时,当“舍纹从证”。

5.辨斑疹 斑与疹是全身性疾患反映于体表的征象,在儿科较为常见。辨斑疹不仅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对判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也有重要的意义。斑为出血性皮疹,一般不高出皮肤,按之不退色,其色泽鲜红者多见于温热病。斑色紫暗,面白肢冷,多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疹为充血性皮疹,高出皮面,扪之碍手,按之退色。不同疾病的皮疹可在分布部位、出没时间及出没顺序规律等方面有不同特点。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有麻疹、风痧、丹痧、奶麻等。

6.察二便 主要观察二便的次数、量、颜色、气味、形态等。婴幼儿时期因喂养方式不同,正常粪便的特点不一。如母乳喂养儿大便次数每日2~4次,颜色金黄,粪质如糊状,便中可有少许不消化的乳凝块,有酸臭味;牛乳或羊乳喂养儿的粪便偏干,粪色淡黄,便中可有不消化的乳凝块,有腐臭味等。了解婴幼儿正常粪便的特点,是儿科临床判断异常粪便的基础。

(二)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1.听声音 包括听小儿啼哭声、语言声、咳嗽声、呼吸声等。声音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闻声音也可以帮助诊察脏腑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五脏不和则五声不顺。”“闻声音而知所苦。”儿科听声音的基本内容与成人相一致,而以闻啼哭声与呼吸声最为重要。

啼哭是小儿的语言,由于饥饿思食、尿布浸湿、包扎过紧等护理不当时小儿常以啼哭表示不适,故小儿啼哭并非一定有病。健康小儿啼哭有泪,声音洪亮,属正常。但若啼哭声尖锐,忽然惊啼,哭声嘶哑,大哭大叫不止,或常啼无力,声慢而呻吟者,当详察原因。

闻语言声、咳嗽声、呼吸声的强弱可判断患儿疾病的寒热虚实,有关内容将在咳嗽及肺炎章节中阐述。

此外,听声音应借助现代仪器设备,如用听诊器听诊可以比较客观地了解心、肺及腹部的情况。肺部听诊应注意双侧呼吸音强弱是否对称,呼吸的节律、快慢、深浅有无异常,判断有无异常呼吸音,如啰音及摩擦音等。肺炎可闻及湿啰音,哮喘发作时可闻及哮鸣音等。小儿不合作,可利用啼哭后出现深呼吸时进行听诊,注意听腋下、肩胛间区和肩胛下区这些容易出现啰音的部位。心脏听诊应在安静时进行,注意心率的快慢,心音的强弱与节律,有无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部听诊应注意肠鸣音是否存在、是否有亢进或减弱。

2.嗅气味 气味包括患儿口中气味、二便气味、呕吐物及分泌物所发出的气味。很多疾病都可有一些特殊的气味,闻之可帮助诊断。如口中嗳腐酸臭,多为乳食积滞;口气臭秽,多为脾胃积热;脓涕腥臭,多为鼻渊;呼出气味如烂苹果味,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出气味呈苦杏仁味,可见于氰化物中毒;呼出气味如蒜臭,可见于有机磷中毒等。

(三)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

1.脉诊 小儿脉诊与成人脉诊不同,3岁以下小儿由于其手臂短,难分三部,加之诊病时小儿多有哭闹,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一般以察指纹诊法代替切脉。3岁以上小儿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诊脉,也称作“寸口一指脉”,即一般以一指正按定关脉,向前辗定寸脉,向后辗定尺脉。正常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细软而快。小儿平脉次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参见本章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小儿病脉一般不必细分28脉,而以浮、沉、迟、数、无力、有力6种基本脉象为纲,以辨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对脉诊的临床意义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当“脉证不符”时,可“舍脉从证”。

2.按诊 按诊亦称触诊,是用手按压或触摸颅囟、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以察其冷、热、软、硬、突、陷、有无癥瘕痞块等情况,从而协助诊断病情。儿科触诊除与成人的方法类似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婴儿须触摸顶部及枕部颅骨,了解前后囟的大小与闭合的情况,注意有无隆起或凹陷,颅骨有无软化呈乒乓球样的感觉等。

(2)小儿腹部的按诊,应尽量在小儿安静时,或在婴儿哺乳时进行,如啼哭不止时,可利用吸气时作快速按诊。腹部按诊要注意肝、脾的大小,婴幼儿有时肝边缘在肋下1~2cm处扪及属正常,小婴儿有时也可触及脾脏,但肝脾均质软无压痛,6~7岁后不应再摸到。

(3)要根据年龄特点以判断按诊所得资料的临床意义,如小儿年龄小,按诊时往往啼哭,使检查不易准确;判断有无压痛时,主要观察小儿的表情变化,而不能完全依靠小儿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