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集成电路

通过在单片半导体衬底上集成制造大量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可以实现完整功能的复杂电路,即集成电路。与分立元件的形成电路相比,集成电路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因此,其获得了显著的应用优势,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

将几个元器件集成为一个特定功能器件的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的一种真空管,但是其设计初衷并不是电路的集成化,而是由于当时德国的无线接收器是按照真空管的数量来收取税费的,集成在一个真空管中可以实现“避税”。最早的集成电路的概念是在1949年提出的,德国工程师雅各比(Werner Jacobi)申请了一项半导体放大器专利[5],采用电路集成的理念设计了一种包含5个晶体管的三级放大器。雅各比在专利中提出该放大器可以用于制造小型、低价的助听器,但是这个设计并没有很快得到应用。

集成电路早期概念的另一位提出者是英国的雷达科学家杜莫(Geoffrey Dum mer)。自1952年起,杜莫公开提出宣传集成电路的想法,并于1956年尝试制造,但是没有成功[6]。此后,达林顿(Sidney Darlington)和樽井康夫(Yasuro Tarui)又进一步提出了类似的芯片设计,只是此时的集成电路还是非电气隔离的[7]

1958年7月,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德州仪器公司的基尔比(Jack Kilby)在单片Ge半导体衬底上制造了第一块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包括一个Ge晶体管、电阻等,并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2000年,基尔比因发明集成电路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8]

集成电路大规模制造的实现还要归功于早期Si工艺技术的发展。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 Inc.)的赫尔尼(Jean Hoerni)在1959年发明了表面钝化工艺,通过热氧化过程形成稳定的Si表面,为后续集成电路平面制造工艺奠定了基础[9]。为了让每个晶体管互不影响地工作,贝尔实验室的阿特拉发明了隔离技术[10],有效地分离了二极管和晶体管,并在1959年由美国史普拉格电子公司(Sprague Electric Company)的列文虎克(Kurt Lehovec)将该技术应用到单个晶圆上的晶体管隔离[11]。同年,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伊斯(Robert Noyce)申请了基于Si平面工艺的集成电路专利[12]。他在Si表面利用Al金属互连不同的晶体管,同时利用氧化层将Si与金属隔离,这种器件制备方法成为集成电路制造的主流技术。

1959年,贝尔实验室的阿特拉和康发明的MOS场效应晶体管具有易于微缩、低功耗等优点,使高密度集成电路的制造成为可能[4],几乎所有现代芯片都是基于MOS场效应晶体管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与分立电路相比,在成本和性能两个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一方面,因为芯片及其所有元器件都可以通过图形化在相同条件下批量制备,大大降低了单个元器件的成本,且具有极高的工艺稳定性。另一方面,集成电路具备体积小、开关速度快、功耗低的优点。但是,相对来讲,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对设备要求很高,因此研发和生产的成本很高,这也决定了只有在预期产量很高时,集成电路才具有商业化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