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班师后,正卿荀罃马上率军讨伐秦国,以报复一年前秦国军队对晋国的袭扰。
楚国在郑国归附自己后,趁晋军回撤攻打秦国,诸侯联军各自回国之机,在鲁襄公十年六月份,由令尹子囊亲自率军,联合郑国公孙辄(子耳)率领的郑国兵马,出师讨伐宋国。大军驻扎在宋国訾母城,六月十四日,围攻宋国都城商丘,并攻打商丘城的北门(桐门)。
卫献公率军前来救援宋国,驻扎在距离宋国较近的卫邑襄牛城。郑卿公孙舍之(子展)说:“一定要去讨伐卫国,不然的话,就是不亲附楚国了。得罪了晋国,又得罪了楚国,郑国怎么办呢?”公子騑(子驷)说:“郑国已经很困乏了,哪还有力量去攻打卫国呢?”公子舍之说:“得罪了两个大国,一定会灭亡。国家困乏,总比灭亡要强吧。”郑国大夫们也都觉得公子舍之的话有道理,于是郑国派出了大夫皇耳率军攻打卫国,袭击了卫国的军队,这时楚国攻卫的命令也到达了郑军,郑军先于楚国之命攻卫,受到了楚国的赞赏。
卫卿孙文子看到郑军侵袭卫国,为反击郑国的军队占卜,把卜兆呈报给了卫献公的母亲定姜夫人,定姜夫人也看不明白卜兆,问卜辞怎么说的?孙文子答道:“卜辞说:卜兆如同山陵,有人出国征伐,丧失了他们的英雄。”定姜夫人说:“征伐而丧失英雄,这是有利于抵御敌人。”孙文子在卫国骄横跋扈,但是对定姜夫人还是十分尊重,当年晋国想让孙文子随卫定公回国恢复卿位,卫定公不愿意,还是在夫人定姜的劝说下同意的,孙文子才能够回到卫国,因此孙文子对定姜夫人的话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孙文子下令卫军出击,孙文子的儿子、卫卿孙蒯勇猛善战,于阵前俘虏了郑大夫皇耳。
七月份,楚国令尹子囊、郑卿子耳(公孙辄)率军转而攻打同样归附晋国的鲁国西部边境,掳掠一番后,又在回国的路上包围了宋国的萧城,并在八月十一日攻克了萧城。楚、郑联军在萧城休整数日后,楚军向南回撤,郑军在子耳的率领下又继续骚扰宋国的北部边境后撤回了郑国境内。孟献子此时担任鲁国执政,他评价说:“郑国要有灾祸了。军队征战太过,周天子也经不起连续征战,更何况郑国呢?郑伯年纪尚小,当权的三卿公子騑(子驷)、公子发(子国)、公孙辄(子耳)必将有难!”孟献子的话在当年就果真应验了。
鲁国北部边境在襄公十年七月遭到了楚、郑联军的袭扰,就在鲁国君臣和将士厉兵秣马防范楚、郑联军之时,位于鲁国东南的莒国又趁机攻打鲁国的东部边境,鲁国赶忙分出一支军队前往东部边境防御。莒国的兵马虽然撤回去了,但鲁国的军队也没有进一步讨伐莒国,孟献子认为,鲁、莒为晋国领导下的盟友,仍需共同抗击楚、郑两国;另一方面,莒国的背后有齐国撑腰,鲁国对付齐、莒两国是没有把握取胜的。
就在七月,晋国召集诸侯起兵讨伐郑国。鲁襄公也在孟献子、季武子的陪同下前往,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齐太子光、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穆公也都率领本国兵马参加了此次盟会。齐灵公因为讨厌晋悼公,从来都不亲自参加诸侯会盟,总是派太子光代表齐国参加,这次齐卿崔杼率领齐国军队跟随太子光一起参会。七月二十五日,诸侯联军在郑国的牛首城会合驻扎。
孟献子对郑国的预言当年就得到了验证,郑国内部也发生了动乱。
郑简公只有八岁,执政公子騑当权。公子騑早年曾与士大夫尉止有争执,他比较记仇,与诸侯联军对战之时,公子騑刻意缩减了尉止手下的兵车数量。尉止在战场上俘虏了敌人,公子騑又和他争夺功劳。公子騑打压尉止,对他说:“你的兵车数量不合礼制。”征战结束归国也不让尉止进入宗庙献俘。公子騑骄横跋扈,树敌颇多。他下令开通田地里的水沟,重划土地界限,尉氏、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五族都因此损失了不少土地。因此这五族之人聚集了一伙不得志的人,拥戴两年前被公子騑排挤杀害的群公子的党羽共同作乱。此时郑国除了公子騑当权外,公子发为司马,公孙辄为司空,公子嘉(子孔)为司寇。
十月十四日天刚亮,五族之人率领作乱分子冲进了王宫,在西宫的朝堂之上堵住了正准备上朝的执政公子騑、司马公子发和司空公孙辄,众人二话不说,上前就杀,三人死在血泊之中。几个月之前鲁国执政孟献子的预言应验了,公子騑、公子发和公孙辄三人果然惨遭横祸。众人胁持着郑简公来到北宫,司徒公子嘉前一晚得到了消息,因此没有来上朝,躲过了一劫。五族之人和叛乱之人都是普通士人,没有在朝中任职大夫以上官职的,既没有什么经验,也不掌控郑国军队,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公子騑的儿子公孙夏(子西)第一时间得到了报告,他听说父亲死于非命,有人反叛作乱,来不及穿盔甲,也不加戒备,急忙赶到王宫,收敛了父亲公子騑的尸身,带着家丁就去追击乱党。乱党簇拥着郑简公退入了北宫,公孙夏命人围住北宫,自己回到府中,集合家仆,分发盔甲兵器;家臣和妾婢知道家主公子騑被杀,逃走了不少,家中器物也丢失了大半。
公子发的儿子公孙侨(子产)听到有人反叛作乱,马上在府中安置兵士守护,召集所有家臣,锁闭所有档案库、财货库,加强了府邸的安全防卫。他命家仆列队后从府邸出发,亲率十七辆战车,为父亲公子发收敛了尸身,然后进攻北宫,公孙趸率领都城内的兵士和民众协助子产一起攻打北宫里的叛乱分子,杀死了乱党头目尉止、子师仆,其他叛乱分子全部被杀。另外四名头目中,侯晋逃往了晋国,堵女父、司臣、尉翩(尉止之子)逃往了宋国。
郑国当权者就剩下了司徒公子嘉(子孔),他趁国君幼弱,自为执政,有独裁之心,与众公卿大夫制作盟书,要求公卿大夫各守其位,听取执政公子嘉颁布的法令。大夫、官员、各卿嫡子凡有不服从法令者,即予诛杀。子产(公孙侨,公子发之子)劝阻他不要这样做,请求他烧掉盟书。公子嘉不同意,对子产说:“制作盟书用来安定国家,大家不满就烧了它,这是大伙当政,国家还如何治理?”子产说:“众怒难犯,专权的欲望难以达成。把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取祸之道也。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伙,您得到了想要的,大伙也能够安定,怎么不行呢?专权的欲望不会成功,触犯大伙会发生祸乱,您一定要听从大伙。”公子嘉无奈,下令在都城东门(仓门)外焚烧了盟书。
驻扎在牛首城的诸侯联军得知了郑国发生的动乱,便派军士加固了虎牢城,加强了虎牢城的守卫。晋国军队也在距离虎牢城不远的梧城和制城修筑了城池,由晋卿士鲂和魏绛分别驻守。晋国的意图是,郑国内乱,无力抵抗诸侯联军,必将归服,届时再将虎牢及附近诸城归还给郑国。公子嘉与晋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归顺了晋国。
楚国令尹子囊率领楚军很快赶到了郑国前来救援,十一月,诸侯联军环绕郑国都城往南移动,到达了阳陵城,楚军并没有回撤之意,看样子是想与诸侯联军大战一场。晋中军统帅荀罃想退兵,对众将说:“现在我们避开楚军锋芒,楚军必会骄傲。楚军骄傲,就可与他们作战了。”下军统帅栾黡反对,他说:“逃避楚军,是晋军的耻辱。会合诸侯却为了增加耻辱,不如战死!我要率领下军单独进军。”荀罃不想让栾黡率领下军单独冒险,于是全军继续向前进发。十一月十六日,诸侯联军与楚军沿颖水两岸列阵对峙,联军驻扎在颖水北岸,楚军驻扎在南岸。
郑国军队此时已降晋,跟随晋军驻扎于颖水北岸。郑卿公孙趸说:“联军已经完成了退兵准备,一定不会作战了。郑国顺从,他们要退兵;不顺从,他们也要退兵的。同样是退兵,郑国不如投靠楚国,投靠了楚国,楚军也就退兵了。”于是趁天黑,夜间渡过了颖水,与楚国人结盟了。
第二天,栾黡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马上就要冲出营帐去讨伐郑军,中军统帅荀罃拦住他说:“不可。我们实在没把握抵御楚军,又不能保护郑国,郑国有什么罪呢?不如把怨恨奉送给郑国,然后退兵回国。现在讨伐郑国军队,楚军必会相救。与楚对战如不能胜,会让诸侯耻笑。既然没把握取胜,不如退兵。”十一月二十四日,诸侯联军撤出了战场,转而攻打了郑国的北部边境,也算是发泄了一番,把怨恨留在了郑国的土地上,然后各自回国。楚军也撤回了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