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看着送行王守一手上的金币,这金币是不是可以制作成勋章。
李隆基叫上王守一起来到绘图馆,拿出纸张在上面画出下面是承天门,两边是麦穗,上中是三辰旗的勋章。
李隆基对王守一说道:“打造、金、银、铜三种样式,背后中间大唐功臣下面刻上编号。”
李隆基对高力士说道:“高公公,给太仓传旨,此物按背后编号仔细保存。”
三辰旗就是日月星辰旗,日月星谓之三辰,画于旌旗,象天之明。三辰象征天、昊天上帝、天道,是自舜帝以来代表华夏文化最尊贵的标志。语出《春秋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三辰是天之光明照临天下,故画以旌旗,象天之明也。九旗之物,唯日月为常。不言画星者,盖大常之上,又画星也。
高力士在一旁领命,拿出自己的备忘录赶忙记录下来。细节商量完毕,和王守一走出大殿,李隆基问道:“朕听闻,长安的太极宫九个月就修好了,不知可信。”
王守一说道:“陛下,大唐能工巧匠世代传承,底蕴深厚,营造之法依章可循。”
看着李隆基不太明白,王守一说道:“营造法就是实现对所有的建筑进行各种强制性规范,首先是木经法,一座唐木建筑浑身上下可能有成千上万个木质的构件,但是这些构件就那么几个标准规制。只要基础标准规制木质构件数量足够,就能够拼出各式各样的木质建筑。”
“一座建筑中就算有成百上千个部件,不管形状、大小怎么变化,标准材的比例都是一样的。比如,在《营造之法》里面对标准材的比例有很具体的规定,标准材截面的高宽比必须是3:2。”
李隆基心里,以现代眼光来看,这个比例是很科学的,跟现代建筑的力学计算相符,简单来说就是受力更均匀合理。
而且这种标准化的设计有一个很明显好处,那就是建筑整体的尺寸,不管是横宽(面阔)、进深、高度,还是屋顶的坡度,都是标准材的倍数或者分数。所以,在古人眼里,一栋木建筑不管结构多复杂,其实都像我们现代人拼乐高积木那么简单了。
而且,斗和拱不仅有装饰作用,它也是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件。斗和拱都是标准材,斗和拱的比例都是固定的,所以不管斗拱怎么拼接,它的截面始终都是一样的。这样,不管斗拱的组合怎么变化,它的总体长宽很容易就能推算出来,古人就能很容易地把握建筑的整体设计了。
木构建筑的标准化不只是一种建筑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这种智慧的核心优势,就是能够解决做大型项目的两个普遍难题:组织和效率。
这个道理放在整个建筑中也一样。有了这种化繁为简的思维,古人就可以胸有成竹,把整个施工队组织起来。
不管建筑是整体还是部分,尺寸都是标准材的倍数或者分数。这样设计的好处还在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因为统一标准的材料可以进行批量的生产,而且加工,也不用非得等都运到在工地进行。
李隆基发现,其中的核心秘密,就是“标准化”(也叫“模件化”)。自己在潞州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其实在将作监的大匠们早就搞懂了这个秘密,掌握了这个法门。
只是古代是匠户是世代口授传递,《营造之法》又是宫中只有将作大匠才能掌握的的。
李隆基心里为大唐的工匠点赞,“王校尉,四轮车的制造业也是采用此法。”
王守一点头道:“是,只要首次制作成功,就会统一规制,不仅制作时简单快捷,维修也是很方便。”
现在的武刚车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组装成各种的车辆。已经组装出十几种车型,有鼓风车可以喷烟、喷油、也可以用作吸水;大型车弩,组成防护车阵、运送武器装备和运粮都可以。
两人正说着,只见郭元振、薛讷、李祎等人满脸微笑的出来,
“陛下,”郭元振说道:“边镇之外,黄土奇缺,以中原筑城之法,并不可行,但芦苇和沙子并不缺少,用沙砾和芦苇交错叠在一起,经过阳光照射也能达到加固城墙的目的。”
古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原理,穿越而来的李隆基学过化学,知道芦苇成分是盐、沙砾成分是碱,盐碱反应能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心里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此次将作监有功,臣请圣上赏赐。”郭元振提议,薛讷、李祎两人附议。
李隆基点头同意,对马衡宇说道:“据实上奏,朕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朕有个想法”李隆基刚刚说完,也许是这位登基的大唐新君的想法太多,太过新奇,只见几位都拿出纸质备忘录,拿出毛笔,在旁边竹筒点了点墨水,准备记录。
李隆基拿过来一看,这不是自己在潞州时,为了方便自己记录走访时想法和需要解决的事情,制作的记录架子。
一块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木板,这边左边用线缝制宽10厘米的纸,右边是竹筒,里面悬挂着一支小毛笔,木板下面镶嵌拇指大砚台。砚台旁边是小瓷瓶装着磨好墨水。
这样自己出去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记录一些事情。这怎么传出来了。
高力士行礼道:“陛下,臣实在是纠缠不过几位大臣,请圣上责罚。”
“哈哈哈,好吧!”李隆基大笑,“朕罚你今夜多喝几杯。”
有些事上不得台面,也不必追究,这种事,也要看皇帝心情,也是好事一件,
郭元振出列道:“陛下,臣有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讲”李隆基。不知当说不当说就是可说可不说,也是在自己找退路,引起皇帝兴趣就讲下去,皇帝反感了,自己就退回去,权当没说,也是一种君臣之间对话策略。
“陛下,纸张发明之前,人们主要使用竹简、丝绸等材料来记录文字,这些材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不便携带和保存。而纸的出现使得文字记录变得方便、廉价、易于保存和传播,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书籍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
“正因为有纸的出现也促进了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书籍的生产速度大大加快,进一步推动了中原文化的繁荣。此外,纸的出现还对书法、绘画、雕刻、印刷等与纸有关的各种工艺、技术、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纸张之上使社会面貌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在。”
“陛下,大唐朝堂每年需要纸张十万刀,各地州县每年需百万刀,才能保证让丁口和田亩登记进行。”
“臣请陛下,推广造纸术鼓励民间用造纸,并制定朝廷文书卷轴为纸质折本书帖。”
随后拿出一本这本,“这是臣和几位大臣拟制规程,请圣上阅览。”
高力士接过来,看了看,递给皇上。李隆基打开看了看,上奏折本用竹纸(烟云纸)。折本是高一般为六寸,横宽为三寸;另有一种小折,高仅三寸,宽两寸。奏折每幅六行,左右两幅称为一扣或称一开。每扣12行,每行计20个字,低两字为平格,实写18个字,余两字作抬头之用....
“郭相,所言正是朝廷所需,不过各地工匠手艺技术参差不齐,还是在各道扩建官厂比较好。”
“这次整训一些府兵,正好可以安置官厂,以后每年戍边三年府兵,愿意前往官厂的,优先安排到各官厂。”
“朕在想,军士离家三年,卫国戍边,可在各方优先录用,解戍边士卒后顾之优。”
三人一起行礼道:“陛下体恤士兵,士兵必誓死报效,九死不悔!”
李隆基听到心中一颤,说道:“朕与将士同心,此生不负大唐,不负天下黎民。”
“报!陇右送来密奏!”一个黄衣卫快跑进来,将的奏疏递到了御前。
李隆基看完,振声说道:“好!来得好啊!”
“将此密奏送军机省,召集大将群臣,共议退敌之策!”
“立刻停止休沐,明日早朝,延英殿议事!”
解琬一直在说,吐蕃人狼子野心,还会南下犯边,但是朝臣们其实是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包括让解琬去和吐蕃人谈谈,都是抱着一点点的议和的心态。
但是吐蕃还是来了,吐蕃宰相坌达延已经下令吐蕃各部黄河九曲之地集结。为迷惑大唐,派使者前往长安呈献盟书,已经达到秦州。
次日起清晨,大明宫的宫门,缓缓打开,李隆基依旧是骑着枣红色大马到了宣政殿下马。
朝臣们点卯,殿前将士检查携带之物,才放朝臣入了宣政殿。
“圣上万福靖安!”群臣俯首行稽首礼。
“平身。”李隆基深吸了口气说道:“吐蕃使者前来递交盟书,但朔方大总管解琬前方发来急报,吐蕃贼心不死逞凶,意欲犯边,今日召集诸臣,商议退敌之策。”
李隆基坐直了身子,今天朝议就是此事。
郭元振率先出列,俯首说道:“陛下,臣以为兹事体大,应在秦州、渭州、陇州等地屯兵十万,并下诏各边镇整修卫堡和城墙,乡民入城。”
“边镇卫堡坚固,各堡相望,互为犄角,闭城防守不成问题。”
郭元振怕皇帝年轻气盛,御驾亲征,事先给圣上吃了定心丸。
对于大塘边镇的实力,攻守之势,他心中有数,现在是吐蕃攻击,大唐防守的状态。
李隆基点头说道:“吐蕃此次前来,朕以为吐蕃抱有试探之心,逼迫朕达成城下之盟之意,更甚于破城掠地。”
大唐与吐蕃之间已经九十多年战争,作为同时代的实力强大的王朝,双方在边境战争不断,对吐蕃的防守也是历届朝廷最重视的。
李隆基说道:“边疆防守无虑,但也不能一直等着吐蕃出兵劫掠,军机省稍后商议,派人统领陇右各州。”
郭元振说道:“郭相、李相整饬操练禁军军马,也是头等大事,耽误不得。”
郭元振原来以为开元首战必是自己,结果陛下让他练兵,他也知道,边军整肃没有完毕,目前守城有余,进攻不足。
想要灭国之战,还是得靠长安禁军的整肃之后十八军团。
郭元振也是松了口气,在他看来,陛下是年轻人有些急躁,但陛下并没有火急火燎的要出兵征讨吐蕃,也是放下了心里的一颗大石头。
自知之明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何其困难?
郭元振振声说道:“臣以为,应该传诏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两地,节制西域各部和北方后突厥各部,不得助纣为孽,若是此次吐蕃不思悔改,为虎作伥,协同吐蕃,称兵犯大唐者,皆斩!”
龙骁军中郎将郭知运出列道:“臣以为,此次吐蕃出兵,四方胡虏,凡敢犯边者,待有一日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扫庭犁穴,!”
这是个狠人,李隆基心里说道。上次之后,本要郭知运再见一面,高力士去传旨,郭知运不在兵部,看来是有军功,龙晓军是由龙骁卫整编而来,中郎将是正四品下官阶。
“臣听闻,近日后突厥各部在争夺大汗世子之位,可以此为契机。”
郭知运历史上是大唐对吐蕃转守为攻的第一人,为大唐镇守边疆二十六年,而且有个儿子非常出名:名叫郭子仪。
李隆基听到后说道:“郭将军与军机省明公入延英殿商议”
君不密则失臣几事不密则成害。涉及军事具体事务还是保密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