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转运常平制

李隆基没打算和刑部侍郎裴晏安说大道理,直接问到:“刚才郭相说陇右急需盐、铁物资,而魏尚书说陇右足够大军用度,裴侍郎可听出什么?”

裴晏安没听明白,说道:“陛下,也就是陇右盐铁用度足够,无需调配。”

“那就是说凉州的附近的归降是昭武十姓部落,数十万人朕可以看着不管,等着看着他们重新回到阿史那默啜再来一次南下劫掠。”

裴晏安心头一慌,他叔伯裴怀古当年被阿史那默啜扣押,是趁乱出逃回来的,说道:“臣不敢。”

“朕改国号开元,就一直想着如何开创一个新的纪元,可如何做呢?就想起太宗皇帝说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诸位明公,大唐广袤,各地风土人情各异,山川地理不同,治理方式也要因地制宜,朕举行这次盐铁议事,从朝廷治国,地方治理,军事战略、税赋、对外交流等各方面分析历代以及大唐立国九十年朝政治理的利弊,在盐铁会上言者无罪,此会议每朔望日举行一次,形成定制,遵例举行。”

“大唐的盐铁议事,就如何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大唐议事,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讨论的,可以反对,四点要求,现象、问题、原因、方案,要实事求是,把逻辑讲清楚,讲明白,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朕在读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有句话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意思就是说,里把一个政府经济政策的优劣分成了五个等级,顺应社会本身的需求,因势利导,这是最成功的经济政策。稍微差一点的就是用利益去诱导,再差一点的是用道德去说教,更差的是用法规去强迫,最差的就是政府直接下场出手,与民争利。

李隆基说道:“下面可就就议大唐转运常平制是否真的就是与民争利”

王良首先说道:“陛下,贞观十三年十二月,唐太宗“诏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等州置常平仓”。一是利用常平仓购粮,以作赈济灾荒之用。户部拨付“上州三千贯,中州二千贯,下州一千贯”。

“高宗永徽六年(655),又在长安东西二市置常平仓,长安常平仓米粮总四百六十万二千二百二十石。除了供给京师、边防军队的需求外,还有监牧马料费用。”

“常平”这两个字,简单说就是调节粮价的意思这个词的源头,来自于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提出的“平籴[dí]法”。又称作平粜[tiào],李悝的平籴法,简单说就是朝廷通过收购或抛售粮食,来稳定粮食价格的一种调剂手段。”

“农业收成很不稳定,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于是粮价一路走低,挫伤百姓种粮积极性;遭遇灾荒,粮食价格飞涨,很多百姓买不起而活活饿死。所以有了谚语“谷贱则伤农,谷贵则伤民”,影响朝廷和地方治理稳定发展。”

“想要把粮食的价格控制在一定区间之内,就必须由朝廷进行平粜或平籴,即国家在谷价过高时,以低于市场价格卖出粮食;而在谷价过低时,以较高的价格收贮粮食。这也就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创立平籴法的核心思路。”

“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就设置“常平仓”。所谓常平仓,就是朝廷在各地方上设置了许多粮仓,然后将平籴的手段,下放到地方,由地方官员来全权负责收购或抛售粮食,以控制当地粮食的价格,朝廷只负责给地方拨钱即可。”

“虽然,“常平仓”的设置,看似既可以实现平籴的各项功能,又完美解决了各类问题,但实际上,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快又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监管问题。因为,既然朝廷把“常平仓”的主要执行下发给地方,那“常平仓”的日常入库,保存,维护和出纳,乃至于统筹规划等等细节工作,自然都会交给地方的官员们来负责。这也就导致地方弄虚作假的行为非常严重。”

“比如,帝国到底该用什么价格来收购粮食,用什么价格来出售粮食,都是地方说了算,这就导致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非常大。并且,常平仓都是地方官员在管理,这个仓究竟应该收多少粮,应该存放了多少粮,全是一笔糊涂数,中央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监督。”

“所以弄到最后,中央每年都要为这些常平仓支付一大笔钱给地方官员,但地方官员拿到这些钱,究竟干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这也就导致这些常平仓,并没有起到它本该起到的作用。以至于它本该履行的“调节粮价,赈济灾荒”职责,根本就无法履行。”

魏知古说道:“陛下,臣建议取消“义仓”,当年太宗皇帝设立义仓是要求地方官员在丰收年时,广大百姓所收上来的粮食,必须无偿拿出一部分储存在帝国修建的“义仓”中,由地方政府统一保管,这样万一发生灾荒,地方官员就可以用这些粮食来救助大家,同时这样一收一放,也可以起到“调节粮价”的作用。”

但实际执行中朝廷监管不力,无法知道地方是丰收还是灾荒,这个所谓的“义仓”,实际又沦为一项地方掠夺百姓粮食手段,以至于它本该履行的“调节粮价,赈济灾荒”职责,根本就无法履行。”

郭元振说道:“那朝廷直接监管也不现实,大唐那么大,各地的价格差异也极大,甚至同一地区的价格往往也是一日三变。如果由朝廷来统筹,一个地方的粮价出现变化,到上报到朝廷中书决策系统,至少要十几二十天,朝廷再做出决定,买还是卖,又要十几二十天。一个买卖的决策,都是针对一个月前的情况,一旦形势有变,必然带来巨大损失。”

“同样,哪里遭灾了,哪里需要救济,更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如果没有当地常平仓就地放粮,等到朝廷命令下来,各地组织救援,往往人都已经饿死一大片,更不用说将粮食全都运送到中央储藏,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反而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李隆基在备忘录记录下来如果把权力下放到地方,地方政府机构和管理系统,以及各级人员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必然会出现偏差。但是,如果把收购来的粮食全部运送到朝廷储藏,显然又不太现实,因为这需要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太大,所以地方上的“常平仓”也需要继续使用。那就是解决朝廷监管问题。

李隆基看着手上备忘录说道:“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了地方官员弄虚作假的问题;二是解决了粮食长途运输的问题。”

姚崇说道:“陛下,收购来的粮食全部运送到朝廷储藏需要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太大,所以“常平仓”需要继续使用。”

李隆基说道:“那就只剩一个问题了,如何监管地方官员弄虚作假的问题。”

这是一个得罪既得利益团体的事情,大唐的门阀士族之间婚姻联姻,缠缠绕绕,早就形成一定默契是团体。

这只能是皇帝开口解决的事情,李隆基开口说道,:““常平仓”粮食的收购、抛售和管理,都是交由户部直接负责。取消义仓所属仓库归常平仓所有。”

“户部把近10年各州府的户司衙门常平仓需要收购五类物品合计一下,以各州确立一个最低的收购价,作为今年常平仓秋粮收购价,另各州县御史、户司每月通过驿站向户部、御史台报各地粮价。”

“各州县百姓需要粮食,可拿当地土特产和手工品兑换同等价值的粮食。”

“户部设立常平监,经吏部笙选官吏接管各地常平仓。”李隆基说道,“各位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可行否?”

裴晏安一脸尴尬坐在那里?取消常平仓就是要断了朝廷调节物价的基石,长安粮荒朝廷动用义仓,常平仓、甚至太仓的粮食,让参与囤积粮食的各家俱损惨重。

可结果怎么会成为反方向运作,朝廷直接掌控常平仓。

其实再好的制度,到最后都会出现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怎样保证执行的人能够尽可能的按照规范来执行政策本身的要求。

对于李隆基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地方军政官员们不趁机侵占“常平仓”的粮食?

户部的常平监毕竟只是朝廷的一个专项机构,他想要直接管理地方上的军政官员们,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信息不发达时代的大背景下,即便是皇帝本人,想要有效管控地方,都是有心无力,更何况一个区区的刘晏?所以单靠行政命令,以及形式主义的层层监管,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李隆基想到汉武帝时期发明的政策——均输平准。所谓的均输平准,主要针对的是当时各地的贡品,由于汉武帝时期的运输能力相对较差,运输成本也高,朝廷无法将东部地区的物资源源不断地直接运往京城,所以只能象征性地从各地收取贡品运到京城。

但由于贡品运输成本仍然很高,所以桑弘羊进行了均输平准的改革,也就是将绝大部分贡品不再直接运输到京城,而是运输到附近价格高的地区,全部高价卖掉换成钱,然后直接把钱运送回国库。

受此启发,李隆基规定,存放在“常平仓”中粮食都必须兑换成同等价值的当地土特产品和手工品。

也就是说粮食多少钱收的,出售时候不能低于收购的成本兑换成当地特产和手工品。这样既能调节物价和收购百姓手中不好出售特产和手工品。

因为在粮食出现上涨和灾荒,土特产品和手工品并不像粮食那样珍贵,所以库管人员在获取这些东西时,可以把实际购买价格压得比市场价格低很多,这样他本人就有可以操作的空间。

尤其是在当地官员,收集当地每个地方的土特产品和手工品,相对而言都比较容易获取,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所以既然可以用这些东西可以兑换粮食,那他们自然也愿意拿它们来找库管人员兑换粮食,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懒得冒险去非法侵占粮食。

实行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既保证了朝廷不受损失,却又不是完全不近人情,它相当于给下面人留下了一些操作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付地方上的军政官员。

当常平仓收到这些来自当地的土特产和工艺品后,朝廷的商会和商人可以到常平仓出钱收购特产和工艺品,通过运河漕运,把它们运送到价格高的地方售卖,这样各地常平仓有钱有粮,既稳定粮价,朝廷从中又大赚了一笔钱。

这样,基本上开元新的转运常平制就此确立下来。

自此,盐铁议事如何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大唐,就成了朝廷君臣心中最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