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西域盟旗制

历史上南北朝、隋、唐时期对西域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的粟特民族和国家及其来华后裔之统称.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九姓,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的建立康国,是昭武九姓部落的中心。

后被隋朝时期被突厥吞并,在唐太宗时期,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李靖率军灭东突厥,后唐高宗永徽年间,裴行俭出兵灭西突厥,原西突厥各部落先后归附大唐,高宗赐予九大部落首领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九姓,后来波斯帝国衰落,一部分波斯贵族后裔迁徙到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武则天赐唐姓薛,就有昭武十姓说法。

现在安西平定,漠北大部归降,当初商定对西域和漠北编户齐民,重新划分、安西、北庭、安北都护府,设二十四羁縻府就可以进行了。

李隆基登基之后第一步就是实行军政分离,设立军机省,取消各州折冲府,改为军厢(营)。

军队编制为:5人为1伍,2伍为1伙,5伙为1队,5队为1营,5营为1厢。2厢为1都,5都为1军。

按照这个标准,一个军有12500人,一个都为2500人,一个厢为1250人,一个营为250人,一个队为50人。其余7500每年各军招募新兵,行军作为辅兵使用,战时随时补充各队。

新兵分配到各营队进行练兵,半年后新兵编入军队,老兵服役满三年的开始陆续退出现役,成为武备人员。下一年新的募兵再次开始,如此循环,三年相当军队换了一批军士。

四省四品以上官员,全部进入勤政务本楼,按照之前商定大唐共设有十二军镇,合并为三十个军60万人、京师驻扎6个军,十二万人。

为了有效管理原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部落,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燕北、北庭六大都护府。

郭元振说道:“陛下,按照军政分离管辖,安西都护府分设都督府和军镇总兵府,分别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安西都护府设立在龟兹城。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这四个镇是:丝绸之路北道的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以南)、中道的疏勒喀什城(今新疆的疏勒)和龟兹的轮台城(今新疆库车)、南道的于阗和田城(今新疆和田),称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各种驻一军,共八万唐军,北庭都护府驻军两军四万人,总驻兵需十二万人左右。三十八军事关隘各驻守一营一厢不等,由都护府和羁縻府共同派兵驻守,驻军一营或一厢不等,隶属总兵府管辖。羁縻府军队调兵权归总兵府,各部落私自动兵,视同谋反。”

姚崇说道:“中书省按管安西原三十六国管辖范围,并设立三十九羁縻府,把不隶属各国的四处游牧部落新设三个羁縻府。”

李隆基说道:“好,朕赐各部落酋长可汗王旗和印章,羁縻府刺史由各部落酋长担任,接受都督府管辖。”

姚崇接着说道:“羁縻府其余官吏由酋长任命。官员子弟按唐律可到长安四学馆学习。都督府对三十九羁縻府进行编户齐民,建设屯田,另每百户牧民组成一小部落,划分草场。”

“出嘉峪关后,以西域的丝绸道路有三条道路、一条是经过的城池,瓜州、敦煌、楼兰、若羌、且末、尼雅、于阗(军镇)、皮山、塔什库尔干、法巴德(今阿富汗境内)

一条是经哈密、高昌(吐鲁番)、龟兹(安息都护府驻地)、库车、阿克苏、疏勒喀什城(军镇),莎车。

都膳、吉水萨尔(北庭都护府)、乌鲁木齐、石河子、伊宁、阿拉太图、托克马克(碎叶城军镇)。

以上途径羁縻府设立互市,互市监由都督府派人担任,赋税折换金银每年分两次送往京师。”

“朕允许他们造反,但绝不允许不给朝廷赋税,只要他们有胆称兵。”

李隆基一句话说出,在场朝臣都大为震惊,造反可以,欠税不行。

李隆基的皇商隆兴商会已经带头交税了,就是告诉大唐官员不管是谁,这税朝廷是收定了,不想交可以造反。

李隆基骊山演武现在集结包括抽调大唐各州府府兵在内25万大军。想造反你先摸摸自己的脖子硬不硬,抗的住这25万大军吗?

李隆基说道:“朕要重设安西、安北、安东、安南、燕北、北庭六大都护府驻军建设武备牧场,每年募兵军属,可自愿选择随军,军镇在驻军周边牧场每户军属划2万亩草场或者百亩田地,赋税按三十抽一,无徭役。”

“原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部落牧民皆可报名参加,同一部落编队,分别派驻不隶属本部落都护府军中。”

姚崇想要说什么,李隆基说道:“姚明公,只是先设立,并不是要对漠北后突厥部和东北靺鞨、契丹部落动兵。

朕还是原来要求固守城池、四处游击,不过现在默啜可汗儿子被斩,妹婿火拔颉利发、女婿阿史德胡禄也因此率部归降,后突厥已经名存实亡,默啜可汗实力大减,已经没有对大唐称兵的实力了,此时正是人心不稳之时。”

所谓上兵伐谋,优待归降部落,惩罚犯兵部落,允许各部落牧民带全家一起前来。划安北、安东、安南、燕北、四地安置投奔过来的牧民。”

姚崇明白了,原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部落的底层牧民生活并不是很好,很多人其实是心想大唐的繁华,只是放不下父母兄弟,现在可以全家一起归降大唐,愿意参军,陛下给出每户军属准备两万亩草场的优待或者百亩耕地,三十抽一的赋税,不服徭役。

各部落会有很多人归降到都督府和总兵府。如此,此消彼长,最终各部落只会成为空城。

说道:“陛下高瞻远瞩,臣不及。”

李隆基深知,有实力,你说的就是规矩,有点实力你可以利用规矩,没有实力,只能守着规矩。

李隆基最终要的是西域、漠北各部可汗只能遵守规矩。

在严格的募兵和练兵制下,大唐军队作战实力很快的在恢复。

在新的兵典规定下,非战时常备状态下,火是唐朝军队的基本单位,而战争期间的唐军以队为基本单位。队是唐军最基本的战术单位,无论是训练、行军、结营、布阵、作战,都是以队作为基本单位,是军队编制中最稳定的一级。

行军状态下的军队组织形式为“火一队一营一军”。

每军实行七军制,在二万人为基准的标准行军下划分出七个军来,分别是:中军,先锋轻重骑军,轻重步候军,左右厢四军。”

队上一级是营,营上一级的作战单位是厢最高等级是军。各军听从隶属的军镇总兵府调遣。

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会军会增加一营,也就是军纪督战营,主要是派驻到对各部落配合唐军作战队伍里。

武举学堂学子毕业即派遣到各军担任队长官阶,战场立功军士晋升到营队正,也要先到武举学习毕业之后,才能授勋。

队正和营一级军功晋升都是各军都督负责;厢、都长官军功晋升各军报功,总兵府审核,报军机省任命。各军和军镇总兵由军机省论功报皇帝,皇帝审核任命。

也是一年一考核,累计军功可晋升、合格者平调,不足者撤职,违纪者按军纪处置。

郭元振、姚崇都是聪明人,按照陛下办法,各部落的军事指挥权和税赋都被大唐控制了,而且授予三十九部落可汗的同等的王旗和金印,各位可汗都是同等官阶,大家都一样,谁会服气谁。各羁縻府的可汗没有军队调遣权,而且赋税也被朝廷控制。

不想遵守大唐的规矩也可以,只是现在各部落必须考虑生存还是死亡。脱离大唐保护,是很快就会被别的部落吞并,杀掉可汗一家,部族人们会成为征服者奴隶。

再说了,大唐给了部族百姓最大的优惠,在此能安居乐业,谁会跟着一个随时被灭掉的流浪可汗。

在大唐守护下,至少还有皇帝授予王旗和金印,每月都有俸禄,安心吧。

照此计策行事,三到五年,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部落施行郡县再无问题。

这些事心里知道,但不能说出来,陛下后面是那位高人,天时,地利,人和。现在陛下现在几乎全都拥有,默啜可汗现在可能会很恼火,不是可能,是肯定。

默啜可汗此时确实非常恼怒,一连串的事情引发了突厥内部的持续动荡,默啜可汗一怒之下,竟然亲自斩杀几名契丹部落的大使。契丹随行人员跪在血泊之中,一脸愤怒的看着已经近乎疯狂的默啜可汗,契丹和后突厥的结盟就此结束。

而吐蕃坌达延宰相觉察到唐军的调动,开始集结军队,准备对陇右酒泉郡进行袭击。而薛讷和郭虔瓘两人也在密切注视集结在河曲吐蕃军队。

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前的几位宰相和李隆基正在商议,新朝雅政新觉悟,跟不上节奏的人,是会掉队的。

放在几位宰相前面一张三丈多长的画卷,名叫《大唐西出丝路图》的地图。

李隆基看着这张三丈多长《大唐西出丝路图》,深深的吸了口气,丝绸之路,从来都在那里,那条古商道一直就在,而且愈加成熟。

丝路有山水,更有财富。

但是大唐作为丝绸之路的供货方,依靠丝绸之路东西方往来交流,各种文化交流借鉴,也使大唐文化多样化,东西融合。

这张《大唐西出丝路图》是地图,也是财富。最远大唐

地图上路线,最远驼队已经抵达君士坦丁堡,大马士革、耶路撒冷。这是隆兴商会安西商队用了六年绘制出这张图。

还写了一本《西出游记》的书。一路上的山川河流,草场林地,城池部落,以及各部落和国家的风俗人情,种植植物,每年不同时间的天气状况都有记录,还有指引星象图。

“目前阿史那默啜只有退到漠北北面贝加尔湖畔,因为在漠北之地,已经无险可守,现在攻守转换,安北实际上被大唐尽数占据。”

“阿史那默啜心狠手辣,将在哈伦河边几个部落付之一炬,有百姓说阿史那部士兵曾经在沿着撤退的河流展开了有序的抢劫,最后这种抢夺财物,逐渐以点到面,变成了屠杀,为了掩饰大屠,他们只好将各个部族一把火给点了。”

“目前归降在凉州附近部落地区,百姓心向大明,还算安泰,而且很快就要夏耕了,薛讷在前方守土安民,一切到还算得上井然有序。”

屠城,从来都是一个事实的标尺。

那就是将领对军队的掌控力已经趋近于微弱,所以才会放开屠刀,令其大肆劫掠,来维持士气。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做法,而且很容易劫掠成性,最终导致组织度丢失,军队战斗力会急速下降。

军队,从来都是一个整体,它的战斗意志,由很多很多方面去保证,组织度也是战斗意志的保证之一。

李隆基十分平静的说道:“阿史那默啜已经近乎于疯狂了,他们知道安北守不住,更夺不回来,有组织的抢劫,最后变成屠杀,军队的士气几乎处于瓦解的地步,龟缩到了贝加尔湖畔,广袤草原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