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朝堂制定的政策,能够快速执行就是因为大唐有着严密的立法和监察你、监督体制。
《大唐六典》共有30卷,体例完整,内容翔实,意指大唐王朝六个方面的制度法典,完备记载了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官司组织机构建置,以及官吏编制、职责职守等方面的立法规制,目的在于“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朝廷设置中书省和门下省,“佐天子而执大政”,即辅佐皇帝,来执掌国家政策的酝酿和决策。其中,中书省设中书令二人,正三品;中书侍郎二人,正四品上;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其职是“掌军国之政令”,“凡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具体负责事关国家政策的诏书、敕令等文告的起草工作。
中书省起草的文告要交给门下省,门下省设侍中二人,正三品;黄门侍郎二人,正四品上;给事中四人,从七品上,其职之一是“驳正违失”,即对中书省起草的文告进行审议审核,有驳正和修改之权力。
各项文告经中书省起草和门下省审核以至稳妥成熟后,再呈交皇帝“画敕”认可,最后以皇帝颁布诏书、敕令等予以公布,确立为国家政策。
尚书省六部—州县—乡里的行政制度。朝廷尚书省“掌总领百官”,为国家最高行政中枢。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之下又下辖四个司,形成六部二十四司体制,“凡庶务皆会而决之”,总体负责皇帝诏书、敕令等国家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三省六部之下,设置地方行政机构州制和县制,由尚书省直接统辖,《六典》卷三十对此有着明确规定。各州、各县均设官置吏,各有明确职守,并通过乡里设置的进一步延伸,完成对全国各地的行政统治和管理,负责国家政策在基层乡里社会的具体落实。从尚书省六部到州县乡里,构建起井然有序的国家行政体制,形成上下通贯的运行机制。
国家政策的决策咨询和谏议制度。设置三公和三师,三师指太师、太傅、太保,各置一人,为“训导之官”,“非道德崇重,则不居其位”;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亦各置一人,为“论道之官”,“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都是一些的地位特别崇重,职任皇帝的最高顾问,接受皇帝的问政咨询,以集思广益,避免决策失误。
在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设置多位“谏官”:在中书省设置右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右补阙二人,从七品上;右拾遗二人,从八品上。在门下省设置左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谏议大夫四人,正五品上;左补阙二人,从七品上;左拾遗二人,从八品上。两省的这些谏官,共同“侍奉规讽,备顾问应对”和“规谏讽喻”等。三师、三公和两省谏官的设置,实际上是决策咨询和谏议制度的双轨建置,制度规制完善。
御史台、尚书省左右丞的监察制度。朝廷最高监察机关是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人,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上,“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直接对皇帝负责。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合称“三院”。
台院置侍御史四人,从六品下;殿院置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上;察院置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掌纠举百僚”“纠其过失”“巡按州县”等,共同对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官司机构官吏进行监督监察,以保障行政工作合法合规。
同时,尚书省的左丞和右丞负责监察御史台官吏,“若御史有纠劾不当,兼得弹奏”。御史台和尚书省左、右丞职掌职能的发挥,就使所有的官吏与官司机构均处于监察之下,不留死角。
官吏的考课考核制度。《六典》卷六规定,尚书省吏部下辖有考功司,置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考课”,是“考核”的意思,考功司是负责官吏政绩考核的具体机构。
考课制度规定,每年一小考,三年或四年一大考,注重德才兼备及分类考核,依据“四善”(对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体要求)、“二十七最”(对不同职务和职责履行的具体要求)的详细标准,根据官吏任职的功过行能情况,确立九个考核等级,并据以对官吏进行升降褒贬,以激励和惩戒官吏的工作。
尚书省刑部之比部司审计制度。《六典》卷六规定,尚书省刑部下辖有比部司,置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勾诸司”,“周知内外之经费而总勾之”。“勾”,又称“勾检”,是审计之意,比部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财政审计机构。
它还具体领导朝廷和地方各官司机构中负责审计的勾官,对诸官司机构的一切收入、支出账目等依法予以审计,相当严厉和严格。
唐朝对国家政策的决策、咨询、谏议,以及国家行政的执行、监察、考核、审计等,制定了明确的法典化规制,把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官司机构行政纳入法制之下,体现了大唐在国家制度建设比别的朝代法制健全。
正如史书上说的,只要大唐不同时出现一个昏庸的帝王和奸邪的宰相就不会出现王朝崩塌的危险,不过很可惜,历史上李隆基执政28年后自己打破自己一手建立的六部律法。
朝堂通告废除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实施新的两税法制度。
两税法的实行是大唐赋税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可以说对后世的朝代影响极大,“历代相沿,至明不改”,前后沿用了达一千年之久。
它改变了南北朝以来,那种只问丁身,不问资产的赋税制度,采用了舍人税地的办法。
两税法是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提出的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的赋役制度。极大简化纳税手续的同时,又对纳税方法做出明确规定。
两税法实行制入量出的课税原则,朝廷根据每年的收入制定户部的支出,确定全国总税额,“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一律在现居住地建立户籍。
定税的依据主要是资产(包括土地、桑麻、居宅、牧场,牲畜),这就是针对那些豪门大户封山霸河建立堪比皇宫的大宅院,圈占大面积的山里草原养殖大量牲畜,却要收取百姓砍柴和打水的分成。李隆基现在需要就是这个经过核定土地的底册。
因为两税法对土地征税是按比例的,户税按照户主的财产多少分为十等,每等有固定的税额,以钱为主,也可折纳实物。例如;居宅占地两亩免税,居宅占地五亩,为最低税额每年100文。
田税按照是土地、桑麻耕地,田亩的数量和质量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亩有固定的税额三十征税一,以粮食为主,也可折纳钱币。
此举不仅将纳税面扩大到普通农户之外的特权阶级和商人群体,令唐朝廷的财政收入明显增长,对大唐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力度有所提升;而且使税赋更趋于合理化、公平化,切实照顾到了弱势群体的实际负担能力。
其“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原则,但以钱雇佣、代替民丁服役的方式逐渐推广开来。的赋役制度基本上完成了从“人丁”到“地产”的跨越,并逐渐产生了“代役制”的趋势。
也就是说以后民丁没有强制义务徭役,而是官府以钱雇佣民夫。
摊派到各地征收;内容上包括户税和地税,不分主户客户,
但两税法却存在着因资产容易隐匿而偷漏税的问题;中央“量入为出”导致支出规模扩张和摊派,出现更多额外的苛捐杂税;户簿等调整不及时,不同人的资产地产存在经常性变动,纳税难以合理;货币计税,折征实物的做法,忽略了各地夏熟秋收的时间不可能一致的问题。
关于商税、关税、市舶税前面已经说过,也分不同等类,例如五谷杂粮、六畜、木材、砂石、等商税三十抽一,盐、铁、茶、布、麻、等商税二十抽一,酒、丝绸、珠宝、琉璃、香料等奢侈品十抽一。
虽然新的两税法却存在着因资产容易隐匿而偷漏税的问题;朝廷和官府“量入为出”导致支出规模扩张和摊派,出现更多额外的苛捐杂税;户簿等调整不及时,不同人的资产地产存在经常性变动,纳税难以合理;货币计税,折征实物的做法,也可能出现折价不公问题。
但这也相较各朝的赋役制度有过更有优,其中体现的赋税思想,税制设置以及以前相比以前实施租庸调的赋税的效果和经验教训,这个两税法在当下体制下,也是李隆基能找出最优的办法。
解决了由于一些地区土地数有限,门阀士族大土地所有制的地位无法撼动,租庸调制本身潜藏着收入的极大不平等,最终导致阶级矛盾激化,难以维持,人口逃离的问题。
李隆基当然不会忘记草原那些归附大唐的部落。
草原原来实施的两翼制度可汗以一子为叶护作为西部最高长官统治达头部,以一子为设作为东部最高长官统治突利施部。
然后就是分封制相适应的军政合一不同等级部落首领。在中部、达头、突利施三部内以部族为基础,可汗分封了诸多领有属民的贵族——叶护、设、宰相、五千人长、千人长、九百人长、五百人长、百人长等,称为内外梅禄、达头部诸匐、突利施诸匐”,这些人都是大小不等的部落头目和军事首领。
突厥实施的奴隶制比如百人长,就是你下属有一百个牧民,就是你当奴隶。
突厥人“种类资给,惟藉水草”,“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虽移徙无常,而各有地分”,“射猎为业,又皆习武。强则进兵抄掠,弱则窜伏山林。”
针对突厥的实际情况,李隆基在西域和漠北划定划定直接归属都督府、都护府牧场和部落,当然都督府、都护府牧场肯定是草场最肥的。以一个大唐士兵对应百户牧民设立,牧民放牧牲畜每年也是三十抽一。
相比突厥的奴隶制,牧民就是百夫长的奴隶,平常的吃喝衣服帐篷都是奴隶主赏赐你才能得到,没有奴隶主的点头,你一口清水都喝不上。也就是你等一切,包括你的本人和生命都归奴隶主任意处置。
先设立羁縻州,每个羁縻州以前的内外梅禄、达头部诸匐、突利施诸匐诸匐担任各州的州长,下设百户,不再设立叶护、设、宰相、五千人长、千人长、九百人长、五百人长。
主要接受来自三种机构实施的监察:都督府、都护府和大唐采访使。
都督府的监察职责包括定期巡察所属州县,以及纠举部落内部的不法行为,还有对各州征税。
都护府的监察职责是对各州进行征兵和军事管辖,预防叛乱。
采访使则是一种独立的地方监察制度,可以摆脱地方行政长官对监察工作的干涉与影响。
也许是西域和北方草原的特殊,所以李隆基在草原划定都督府管理辖区,和都护府管理军队,下设立九个军镇,当然现在的墨啜可汗现在贝加尔湖畔苟延残喘。
李隆基现在的办法就是一步步的分化和瓦解草原的统治体系,然后以都督府管理牧场树立一个样板。草原的上的牧民可不傻子,跟着大唐拥有自己的牛羊和牧场,除了交税自己就是自由人,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要是那个头目相反对,在都护府的士兵眼里,按可就是行走的军功。
“乘他病要他命”老天送给李隆基这么千载难逢机会,李隆基当然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