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喜得麒麟

李隆基看着军报,问道:“郭元帅,这御史张孝嵩你可了解!”

郭元振说道:“张孝嵩先天一年科举进士及第,身长七尺,仪表非凡。张孝嵩虽是文人,但为人却慷慨好兵,经常想去边疆建功立业,就被姚崇以朝廷监察御史外派西域。”

历史上张孝嵩是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后裔、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曾祖,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人。

“对此次张孝嵩率军千里突袭,郭相有什么建议?”

李隆基在舆图找到了拔汗那国,就是汉朝的大宛,其位置在锡尔河中游谷地,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地区,公元640年,唐朝灭亡高昌国,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开始了在西域的存在,此后唐朝陆续开通安西四镇,到武则天时期,安西四镇才正式稳定下来,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也成为唐朝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郭元振指着拔汗那国说道:“陛下,拔汗那归碎叶镇管辖,但安西都护府的治所设置在龟兹,唐朝贞观年间,拔汗那王契苾被西突厥首领阿瑟那鼠匿杀死,阿瑟那鼠匿成为拔汗那王,其子遏波之立契苾的侄子阿了参为王,统治呼闷城(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州首府列宁纳巴德)。”

“遏波之则统治渴塞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什干东南之卡散赛),原拔汗那一分为二,唐朝攻破西突厥之后,曾封阿了参为刺史,今岁,大食(古阿拉伯帝国)首领屈底波入侵拔汗那,与吐蕃人一起立阿了达为王,并击败了遏波之,夺其城池。”

李隆基又问道:“这次唐军为何总是能够轻易取得如此大捷?”

郭元振说道:“陛下,臣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张孝嵩能便宜决断职权,如果按常规的流程,将军情上报,等朝廷决策再出兵,时间上就会耽误不少,张孝嵩独断专行,自己就决策出兵,接到求援之后立即出兵,没有耽误时间,然后唐军行军速度也算快了,一个月行军两千多里路,迅速攻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对方,兵贵神速是唐军胜利的原因之一。”

“其二,唐军募兵诏和新的练兵军典,唐军的战斗力爆表,一是唐军装备齐全、武器先进、训练不素,二是唐军战斗意志高昂,而且还吸纳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打遍周边无敌人,然后把周边的优秀将士全部招降过来。”

“其三、安西军内有陛下潞州武举学堂毕业的将官,尽管此次西征的统帅是个没打过仗的文人,但并不妨碍唐军打胜仗,唐军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战略战术,哪怕换了统帅,也照样能打胜仗。”

“臣认为此次张孝嵩西征拔汗那的战役虽然不大,但是意义深远,尤其是那一句“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跟汉朝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有着相同且深远的意义,如果这次不救,唐朝就会失掉西域的名声,坐视拔那汗被敌国吞并,将会形成离心的政治效应,等到下次唐朝需要在西域征发盟军时,那可就难了。”

不过此次吕休璟等却上书弹劾:说张孝嵩此次征战将征拔汗那国的黄金四百斤,珠宝玉器和绫罗绸缎六百多箱,还有各种金银钱币十五箱,三千多匹马匹等全部私自奖赏随军将士,张孝嵩也拉了十多辆马车。

李隆基和郭元振相视一笑,安西都护吕休璟是安西最高长官,无旨出兵攻打他国是违反军纪的,这张孝嵩是作为监察御史是便宜行事之权,

战争虽然赢了,但是顺路打劫他国国库财物也会引起不好反应。

郭元振行礼说道:“陛下,西汉武帝派李广利攻打大宛,李广利从长安出发,全程8000里路,李广利第一次征大宛用了一年时间,虽然没有迷路,但还是打了败仗,直到李广利第二次征大宛,才攻破城池,达到目的,相对于汉朝,唐朝无论是行军时间,还是打仗的胜率都要强出不少。”

“张孝嵩临行时,好友张九龄、韩休、崔沔、王翰、胡皓、贺知章等人前来饯行,并作诗歌相送,这些诗歌后来编成《朝英集》三卷,其中两首: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胡皓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尝醪企行迈,听乐罢涟洏。衮旒垂翰墨,缨蕤迭赋诗。金山无积阻,玉树有华滋。请迨炎风暮,归旌候此时。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紫绶尚书印,朱輧丞相车。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郭元振是在劝李隆基不要动怒,这张孝嵩是科举进士,朝堂民间声望都不错,这次还是立功,没有动用朝廷户部一分钱,而且此战速捷,震慑西域,西域各国定不敢再墙头草两边倒。

李隆基说道:“有功要赏,有过要罚!给其下敕谕,西域远离长安万里之遥,此战张孝嵩便宜行事,扬大唐国威,参与行动军士应论功行赏,赐张孝嵩一等功勋掌!

“朕在等候安西随行参加将士参战详情,将论功行赏。”

“在下一封敕谕,在无人处只对张孝嵩宣读,谕到即刻返回长安,免考入大唐兵学院进修,”

郭元振说道:“陛下,对吕休璟等上书弹劾怎样回复?”

李隆基送给了吕休璟一句,社稷为重,君为轻。

李隆基说道:“安西四镇,坚守要道,距长安太过遥远,得到消息最快也在几个月之后,朕觉得应成立安西大都护府和大都督府,对西域各国国王王子和贵族子弟可来长安入学学习,并允许百姓来长安参加科考。”

“在安西设立安西屯营军团,并修建水利建设屯营和牧场,招募西域各国进入安西四镇直接掌管的屯营和牧场。先按照大唐屯营法、大唐牧场条例执行。”

既然大唐已经在西域一战震慑周边众国,那李隆基就快点实施自己的计策,一步一步对西域进行改土归流。

这时门外有人报:“新罗回信!”

姚崇接过来,看了看,说道:“陛下,张嘉贞抵达新罗都城平京,济州岛现在是被一群海盗占领,新罗对大唐借济州并没有太大意见,就是想要增加与大唐的朝贡的次数。”

他刚走没几步,高力士急匆匆的走了过来,俯首说道:“陛下,皇后千岁要生了,开到四指了。”

李隆基一愣,点头说道:“回府!”

他来到了大殿旁边的马厩,翻身上马,直奔着兴庆宫而去。

等到他赶回去的时候,兴庆宫上下已经喜气洋洋,这孩子已经生下来了。

李隆基走的很快,一路上宫人都俯首行礼,大声的喊道:“恭喜陛下。”

“你去拿二千银币,打赏给宫人们,同喜。”李隆基走进了宫内,就看到了王菱、李婉蓉、王宛凝、李熙儿等在门前。

李熙儿一脸的幽怨,陛下明明说了当天或者后天会回宫,这可倒好,一等又是俩月,马上就要过年了,自己还是完璧之身。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一众妃嫔行礼,李隆基挥了挥手示意平身,却没有走进房间之内。

太医王恩和接生女官自然看出了李隆基的焦急,笑着说道:“皇帝稍待片刻,这产子之后,房里还是要整理片刻。”

“不会出什么事儿的。”

李隆基点头说道:“说的是,朕是有点紧张失措了。”

此时他的心情非常的奇怪,他本来以为自己不会紧张,但是此刻生产之际,他却和老婆孩子一墙之隔,这种感觉,实在是有点心急如焚。

“是个麒麟儿,皇帝该想名字了。”吴太后继续说道:“皇帝莫要心急,母子平安。”

李隆基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深吸了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了几分。

太医院的王智晨也匆匆赶来,稳婆一旦失手,他这个太医院的院判,就得上,甭管事后,他是死是活,他都得把人给救活了。

“陛下,母子平安,陛下可以进去了。”稳婆走出了房门,赶忙禀报。

李隆基神情一喜,就要走进去,但是忽然想到自己这刚从武举学堂回来,又跑去盥漱房好好的洗了洗,换了身干净衣服,才又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偏院之内。

王智晨这才长松了口气,自己可以回太医院了,

“臣告退。”陆子才背着药箱,向着太医院方向而去。

李隆基看着有些白不溜秋,皮肤上满是褶皱的孩子,眉头紧皱,好像有点丑,但是那颗黑色的有些明亮的眼睛,又格外的漂亮。

“他这是饿了吗?”李隆基原来想抱抱孩子,但是自己又没抱过这么小的孩子。

这该怎么抱?

这比骑马射箭还要难得多,还不如半个胳膊长的孩子,嘴角动来动去,不哭不闹,就一直来回乱看。

那小眼神…

郝书萱有些虚弱,抓着李隆基的手说道:“不是,他就是在看罢了。孩子刚出生,都是如此,不大好看,等六七天之后,这孩子就好看多了。”

李隆基看着那个手跑脚蹬的孩子,这鲜活的小生命,来到了人间。

“陛下啊,该给他起个乳名了。”郝书萱还不太能坐起来,够不着放在一边的小孩子。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叫恩儿吧,朕打算叫他李恩。”

李隆基希望这个孩子,能够“能够心系天下黎民,常怀感恩之心。”

寓意是极好的。

“就听陛下的。”郝书萱满是欣慰的看着那个孩子,之前她当然是有点功利心,自己因为没有儿子,后位不保,朝臣汹汹议论立太子,她一直颇为惊慌。

这孩子出生了,她反而觉得自己之前那些心思,都是胡思乱想,孩子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才是一切。

李隆基看着那孩子,低声问道:“他怎么不哭啊。”

他的声音很低,生怕吓到李怀恩一样,这个年纪的孩子,最是受不得惊吓的时候。

孩子是经不起惊吓的。

“有的孩子喜哭,有的孩子不喜哭,看他就是不喜哭的那种孩子。”郝书萱和李隆基小声的的讨论着孩子,这个新的生命,也在打量着自己的父母,然后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李隆基不得不承认,奶孩子这件事,确实术业有专攻,他不太擅长。

次日的清晨早朝的时候,朝臣们看到了奉天殿前,放着一张长案,上面摆着朱红雕刻大吉盒,摞在一起,整整齐齐的有一百多箱,还有长案桌子上,放着各种宫廷糕点等物。

“来来,每人两枚,与陛下同喜。”高力士今天没在殿内,而是在殿外,派发银币和红色大吉盒。

李济有些奇怪的问道:“高力士大珰,这是要做什么?”

高力士满是笑意的说道:“皇后千岁诞下了一麒麟儿,陛下赐名李怀恩,自然是与臣工同乐。”

李济眼睛瞪大,乐呵呵的说道:“好事,好事!”

高力士此话一出,排队等待着入殿的群臣立刻议论纷纷,这可是大好事。

陛下只有一个子嗣,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儿,这年头,孩子生个病夭折数不胜数,谁家都有死老孩子,这多一个麒麟儿,朝政就稳固几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群臣进殿,先是集体恭贺了陛下,陛下又有了孩子,还是皇后所出的嫡子。

甭管以后是立嫡还是立长,在礼法上,李济都能找到根脚来。

就怕没有可以立的。

李济很擅长礼法太极,但是不是那种迂腐呆板的,他的礼法是用来给皇帝服务的,也就随时用礼法圆场的技能。

“同喜,同喜。”李隆基笑着示意群臣平身,自从孩子出生以来,李隆基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