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誉
Praise

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让他的大脑健康发育。但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所看重的,只是孩子外在的行为表现。过于激烈地矫正孩子的行为,常常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孩子没有自驱力、自暴自弃,都是大脑受到伤害的表现。这些原理都写在《自驱型成长》和《自驱型成长实践篇》里了,可惜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我在帆书APP上也解读过《自驱型成长》,希望更多人能了解。

——樊登,帆书APP(原樊登读书)创始人、首席内容官

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为自己负责。这本养育枕边书,会带你充分发掘和释放孩子自我完善的内驱力,助力孩子体验成长的困惑,获得成长的勇气。

——高雪梅,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要畅游人生的旷野,需要先找到对路的轨道。这轨道不应该是他人施加的限制,而是内心发出的指向,是为自己设定和搭建的,帮助你跨越人生沧桑的轨道。作为父母,如果希望帮助孩子做到自驱这一点,那么成为自驱型成长的父母便是第一步。

——史秀雄Steve,心理咨询师、播客“史蒂夫说”主播

作为一名心理学教授和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本书带给我的就是那种句句敲击内心的感觉,而且比《自驱型成长》更加实用,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和育儿沟通的“话术”技巧,帮助父母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进而培养孩子自控且自律的能力,培养他们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的能力。

——宋海荣,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对心理咨询师来说,与来访者拥有好的关系是能够与来访者携手前行的重要前提。放到家庭之中,道理也是同样。绝大多数家长其实冥冥中都有所感知:很多时候的教育失效,其实是因为遭遇了关系失效。那怎么与孩子营造和谐的关系呢?如何让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喜悦,同时也愿意跟家长交流烦恼、向家长咨询建议,甚至对家长施以主动的关怀呢?本书提供了一系列“走心”方案,能够帮助很多家庭破局当下越发僵化的亲子关系。

——苏静,心理学者、《孩子的语言》作者

很多家长遇到养育难题,会看很多育儿书,但实践起来很茫然、挫败,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相信叶壮老师翻译的这本《自驱型成长实践篇》,会带给家长们一张“育儿地图”,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从真知到实践的路,更有效地跟孩子沟通。

——覃宇辉,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知乎2021年度新知答主、心理学领域优秀答主

《自驱型成长实践篇》通过实操案例、真实的场景对话,把一些高大上的教育理念搬到了餐桌、沙发和床头。本书围绕着如何从家长的“他律”变成孩子的“自律”。作者不仅分享了提升自驱力的沟通语言,还详细探讨了那些比较敏感、容易引发亲子矛盾的大话题,比如考大学、玩手机、两性关系等。对于那些抽象的或者难以启齿的话题,作者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切入,怎么跟孩子把事情谈下去。希望这本书能帮你从一个“忍不住催”的家长,变成一个“心理师”级的家长。

——王怡蕊,临床心理学博士、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

身为家长,如果你在育儿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用“胡萝卜(奖赏)加大棒(惩罚)”的方式,引导孩子按照你的规划前进;另一种选择是,让孩子从小就成为由内在动机驱动的人,根据自己的热爱和兴趣,独立为人处世,独立人际交往,并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我相信,聪明的家长更倾向于选择后者。本书正是一本自我决定论等前沿科学指导下的育儿实践书,书中有如何帮助你的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的答案。在育儿焦虑盛行的今天,值得向每一位家长推荐。

——阳志平,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在这本深入浅出的读物中,两位配合默契的行业专家以独到的观察和研究为基础,向家长们介绍了培养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本书不仅深刻探讨了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还提供了一系列简单而实用的沟通技巧。家长究竟该如何避免与子女的无效沟通,打破家庭里长久存在的被动“沉默”?书中有一步步详尽科学的指导建议。如果你希望了解如何与子女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那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学指南。

——阳子,早期教育专家

本书是《自驱型成长》一书的实践手册,提供了大量可以实操的方法,从解决眼下的棘手问题如睡觉、使用电子产品,到平时的建立自驱力、高质量亲子关系,到长远的探索潜力和构建幸福力,都有详细的方法介绍,是很实用的家庭教育帮手。

——赵昱鲲,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以上推荐人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