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驱型成长实践篇
- (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德等
- 3467字
- 2024-04-25 19:15:05
中文版序
Preface
为了能让家长们更容易地抚养出对自身生活具有强大控制感的孩子,我俩专门撰写了这本《自驱型成长实践篇》。
正是这份控制感,可以带来情感上的力量和韧性,而此二者又是帮助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群应对全球性心理危机的强力解药。还有一件事可能超出了你的预期——控制感也可以用于解决动机问题。倘若有这样一个人,他几乎不想花费任何精力来构筑自己的生活,那他便会深受不健康的动机的折磨,不过,另一个有着迷狂的动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去实现目标的人,同样也不好受。所以无论你是哪种情况,抑或是居于二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其实都需要把握住控制感这一关键要素,才能让生活重归正轨。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俩重谈了在第一本书《自驱型成长》中向家长们介绍过的一些教养原则与实践方法,不过这本书的重点落在了沟通上。有效沟通是父母与孩子发展和保持亲密关系的最有力的方式之一。只要父母和孩子关系密切,孩子蒙受焦虑症、情绪障碍或任何其他与压力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本书中的各章都提供了一些话术和具有研究支持的方法与建议,我们希望父母能以促进亲密关系发展的方式来处理孩子们最常碰到的困局。
我们生活和工作在美国,所以其他地区的读者——比如中国读者——很可能会有所顾虑:这本书我能用得上吗?毕竟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大不相同,而且两国家庭在生活中的情感模式也并不一样。
我们很理解这份担忧,但还是很有信心地认为,我俩所提供的指导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中产生共鸣,其原因有三。
首先,我们为父母提供的建议深深植根于科学,而科学本身并无国界。在本书中,有的研究探讨了慢性压力和睡眠不足对大脑发育的影响,还有的研究探讨了控制感和自主性(它也是控制感的一个部分)为发展出健康的内在动机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已经有研究表明,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自主性都对内在动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来自多个国家的数百项研究已经表明,支持学生的自主性会激发更强的能力感、更高水平的学习动机、更好的考试成绩,以及更低的学业压力和焦虑水平。中国本土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父母能够支持孩子的自主性,孩子进入大学时往往就能在心理上提升适应性,同时更能够对自我进行激励,与此同时,如果老师也能够支持大学生的自主性,则会赋予学生更高的动机水平和更好的学习成绩。[1]
我们总指导家长们,在家的时候别焦虑。从一定程度上讲,在动物与人类情绪的传染方面,也有相关的研究作为其基础。这些研究表明,在啮齿类动物乃至所有哺乳类动物中,压力都能像病毒一样互相传播。甚至有这样一条研究线索表明,对灵长类动物和来自多个不同文化的儿童而言,凭借父母对孩子所经历的压力体验(例如从秋千上摔了下来,或者碰见了狂吠的狗)的反应模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孩子本身面对这种压力体验时的即时情绪反应。这一点儿都不奇怪,毕竟如果父母本身就能冷静回应的话,那孩子的即时反应也就不至于过于恐慌和害怕。这些研究还表明,如果父母的反应过于强烈,也会增加孩子整体上的焦虑感与恐惧感。
我俩还在本书中撰写了与传递健康期望和有害期望有关的章节,其内容主要基于西方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父母想要表达出对孩子的高期望,最好的形式是表现出对孩子的信心,坚信孩子具有实现高目标的能力,而非单纯地提要求,逼着孩子去实现各种远大目标。然而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都有最新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因追求卓越而带来的过度压力是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在表达高期望时,直接对孩子说“你必须做到多好多好”并不可取:如果儿童和青少年觉得他们得到的爱有前提条件(他们自己必须先达到某个水平才行),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感受到控制感低、自主感低、与父母的联结感低,也会失去亲密的亲子关系所带来的呵护与动力。
《自驱型成长实践篇》中还包括对同理心与同情心的研究,探讨了这两种能力在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和信任关系方面的影响力。许多国家都重复验证了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反馈和支持究竟有多么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还得到了动物研究的支持。就算暂且抛下科学不谈,同理心与同情心的重要性也已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在西方,这一研究结论简直堪称黄金法则,说白了,就是“要想别人怎么待你,你就先要怎么待人”。而且这一原则差不多在各个文化中都存在。
其次,为了改善现状,世界各地的父母都迫切期待学习跟孩子互动的新方式——原因无他,家长们迄今为止的所有尝试其实都没效果。我俩的第一本书已经在18个国家出版,其中包括7个亚洲国家,仅仅在中国就有50多万名家长读过。此外,我们还录制、举办了数百个播客节目及线上工作坊,其范围涵盖了各个国家,从美国到巴基斯坦,从中国到乌克兰。很明显,我们提供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共鸣。
我们最近为中国家长录制了一系列播客节目,并被问及这样一系列问题:“我该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才能让他好好听我说话?我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我怎么做才能帮到一个特别容易放弃的孩子?‘彻底停工期’(睡眠、走神和冥想)对孩子有什么用?引导孩子和‘退后一步’之间该如何保持正确的平衡?作为父母,我怎样才能不那么焦虑,变得更自信?”其实同样的问题,我们在许多其他国家的家长那里也被问到过。
这表明,虽然世界各地的家长彼此之间的文化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家都担心自家孩子。他们担心孩子所经历的巨大压力和学业压力,科技产品对孩子的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睡眠不足,难以跟同龄人建立亲密关系,缺乏动机,以及缺少在不稳定的职场中茁壮成长的能力。家长们普遍对这样一种想法很感兴趣:如何在不放弃为人父母的自然权威的情况下,让孩子能更多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并改善他们的情绪健康和自驱力。家长们一直关注着我俩的作品,试图在其中找到方法,以期能帮助孩子培养强烈的控制感,同时又能让他们在家庭、社区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不落下风。家长们尝试了我们所推荐的各种技术,也发现的确有效果。
最后,我们的问题其实从未好转,反而每况愈下。我们在2018年出版《自驱型成长》这本书时,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得出结论,抑郁症已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一大健康问题。而且据报道,在中国有5400万成年人患有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卫生机构当时就已经强调,因为大多数焦虑症和差不多50%的抑郁症都在14岁时初发,所以预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趋于恶化已是当务之急。
然而不幸的是,因为新冠疫情,全球青少年本已处于流行病水平的内心痛苦越发严重。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孤独、自残和自杀率飙升,而这被认为与学业压力和其他压力增加、睡眠不足、玩耍机会减少、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生活中发挥的深远作用都有关联。除此之外,全世界许多地区的人们所经历的快速变化和高度不确定性也是一大原因。美国最顶尖的医生,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的医务总监最近已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界定为“我们这辈子最具决定性的公共卫生危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1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中国近25%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感到轻度至重度的抑郁。该报告还指出,世界各地的儿童和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残的发生率约为19%,其中中国13~18岁的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残的发生率为27.4%。
在动机方面,美国的学校在儿童及青少年的入学率方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从幼儿园到大学,学生的学术参与度都处于较低水平,而这其实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俩在撰写《自驱型成长》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在中国年轻人中存在的“丧”文化或“失败主义”文化,现如今,我们在国际媒体上又接触到了“躺平”这一概念。这种现象被归因于年轻人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奋斗多年后,已经对就业市场不那么乐观。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每一个年轻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顺利,而他们的家长也同样希望如此。和以往一样,父母可以采取这样一种关键的方式来支持自己的孩子:与他们拥有密切的联系。本书就旨在为父母提供一种语言,以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这种亲密的联系。
我们在中国工作时,遇到的许多父母都说他们自己很苦,之所以苦,恰恰是因为他们看着自己的孩子也在受苦,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们已经认识到,在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他们的父母养育他们的方式其实并不能很好地支持当下的孩子。渐渐地,他们对一些不同于以往的事物的态度逐渐放开,而这些事物能够让他们与孩子齐心协力搞定困难,而非让他们自己费心费力地搞定孩子。说白了,家长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已,而对于这些家长,以及跟他们一样不得法门的其他人,我们在此真挚谦恭地奉上此书。
[1] NALIPAY M J N,KING R B,CAI Y Y. Autonomy is equally important across east and west:testing the cross-cultural universality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9,78(2020):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