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驱型成长实践篇
- (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德等
- 3342字
- 2024-04-25 19:15:05
译者序
Preface
从真知到实践的距离
几乎每个人的微信上都有“同学群”,我也不例外。
最近这段时间里,我所在的大学同学群比较活跃。群里面有一百多人,他们有着同一个特点:在人生二十岁上下的阶段接受过心理学专业的高等教育。现如今,群里的诸位差不多都到了孩子求学的年龄,群里的聊天话题也从之前的学术交流、职场内推、新闻讨论变成了孩子教育。每当话题转向吐槽自家娃娃、展现教育焦虑,总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近一次让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是:“你最近因为什么,揍了孩子一顿?”群中的诸位,有高校心理系的老师、著名大医院的心理科治疗师、企业里独当一面的商业才俊,大家突然发现:在求学的那四年里,老师从来没有直接教过我们,面对子女教育,如果气到要动手,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家庭暴力,又能起到教育效果?
按理说,我们是最知道“不该打孩子”的一批人,却又吊诡地陷入了矛盾——到了真需要高强度教育的时候,同样因为缺少实践的手段,滑入“揍了再说”的路径依赖中。
知易行难,而教育子女,更是这个问题的重灾区。就算学了心理学,科班出身,也是一样。
我自己的双脚,也陷在这个泥潭中:“道理都懂,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不过在翻译这本《自驱型成长实践篇》的过程中,这种境况得到了极大的纾解与改善。
在2020年前后的亲子家教出版物中,《自驱型成长》无疑是翘楚,它科学、详尽,又透着对下一代人的包容和关爱,但它并不完美。《自驱型成长》的成功,无法掩盖它留下的一个问题:自驱的确很重要,理念的确很正确,但面对子女,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从书中的真知到生活中的实践,似乎有一堵摸不着但实打实存在的空气墙。
《自驱型成长》出版之后,我作为译者得到了不少积极的反馈,却也不止一次面对过新的诉求:为什么书中有很多让人产生实践冲动的理念,却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挑战?
就像端起一杯美味的珍珠奶茶,用力一嘬,却发现有一颗“珍珠”卡住了吸管。眼瞅着手里香香甜甜的奶茶,没法变成口腔里的快感碰撞,实在是气恼极了。
我觉得,发生这种事,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其实一直觉得,《自驱型成长》的畅销,一定程度上是源于特殊时期中国海量孩子开始上网课的不得已现状。“上网课”的种种挑战刺激了家长们发觉自驱力的重要性,让“自驱”这件事,突然上升到了刚需的地位。不过相应地,这也使得家长们拿到书后,刚刚打算尝试新方法,就发现自己开启了地狱般的难度模式。长期居家学习带来的问题和矛盾,让刚刚更新了理念、用上了新装备的家长,还没来得及循序渐进地熟悉操作,就直接投身于奋力搏击惊涛骇浪的高难度竞技。没有“新手村”给家长练手,势必会导致出手即碰壁的尴尬。
第二,在教育领域,非常多的方法在使用时,都需要以优质的关系和恰当的沟通技术作为前提。我们上学的时候,若是喜欢某位老师,那这位老师说的话,就算说得再轻描淡写也会往心里去;若是不喜欢某位老师,那对方甚至还没开口,我们内心就已经想好了反驳的借口。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家庭,偏偏很多家庭又并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施加教育影响力的基础。《自驱型成长》里的方法一头撞上亲子关系的坚冰构成的高墙,头破血流就是必然结果。
第三,很多家长认可了自驱力的概念,却忘了跟孩子先统一思想,再统一行动。方法的执行,需要有亲子双方的共识作为基础,倘若省略了让孩子也了解一下何为“自驱力”的环节,就很有可能造成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
这三个问题并非无解,在翻译本书的时候,我恰恰也发现了破局的可能性。
一来,在这本《自驱型成长实践篇》里,“手把手”的感觉更重了。在上一本书中,两位作者更像是坐在你的对面,为你展现科研成果的教授。虽然他们很真诚,也很亲切,但你还是会觉得自己跟对方之间,隔着一张意味着边界的大桌子。但在这一本书中,两位作者摇身一变,更像带着你一步步行动,去把种种方法付诸实践的“师父”。从行文结构、概念阐释到实践指导,处处都透着这种角色的转换,“大师”变成了“靠山”,把科学嫁接进生活的方法也随之变得更明晰了。
二来,前书就有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沟通基调在本书得到保持,并有了进一步的延展,尤其是在涉及一些棘手的案例(沉迷电子产品、跟父母爆发激烈矛盾、家校双方交流不畅)的时候,本书更加强调了“读懂孩儿心”的方法与重要性。我向来认为,“先懂孩子,再管孩子”的顺序不能改,在理解孩子之前就着急套用教育方法,必然会遭遇误会甚至反抗。提醒家长先把执念摆在一边,把孩子的思路当作重点,会给“怎么办”提供更有人情味的答案。
三来,本书在“不该怎么说”与“该怎么说”这两部分做了大量文章,书中提供了大量可以直接用来参考使用的教养话术,算是提供了一个养育中可随需取用的“工具箱”。虽然我向来反对不加思考就原样照搬话术的“罐头育儿法”,但我认为常备工具箱还是有必要的,不至于在碰见问题时完全手忙脚乱,找不到能救急的工具。
虽然本书有着在我看来足够科学的底蕴与足够实用的方法,但它依然不是解决所有育儿难题的教育宝典,我必须做出善意的提醒:真正用好这些方法,依然需要家长结合自家情况去有所发挥。一本好书不能构成家长“懒政”的理由。
比如说我家大儿子,总是在“看图写话”这个题型上碰钉子。要么压根儿不想写,要么写三四十个字就妄想交差,要么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说句实在话,这让以写东西为生计的我很是苦恼。我曾经试图去给他做作文的精讲、解析,也尝试帮他修改作文并安排誊抄。事实证明,效果都不算太好。直到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被这样一个知识点击中——去做孩子真正在做的事,你的感受会更真实——情况才有所改变。
宛如醍醐灌顶,我猛然意识到:讲评、解读、修改,都是我自上而下的指导与纠偏。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评价,很容易被孩子误解为挑刺,恐怕很难走进他的内心去。毕竟,鸡蛋里挑骨头谁不会呢?简单思考过后,我决定让孩子的看图写话,也变成我的看图写话。只要他写,我就陪着写一篇同样题目的出来,随后他评价我的,而我也点评他的。这把我们的交流放到了更为平等的关系上,互动也更顺理成章。对孩子来说,大人去体验他做一件事全过程中的种种感受,这给了大人更多的发言权,也改变了我之前屡不得法的情状。
再比如说,“深话题”技术,也是一项我从翻译时,一直用到今天的好方法。
所谓“深话题”,就是跟孩子更多地去探讨事物背后的本质,把肤浅甚至荒唐的事儿刨根问底到一个能带来成长的深度。我们在跟自家孩子沟通的时候,总会去强调一些“样板孩”普遍该有的高标准,比如爱读书、够上进、听老师话……但在下达这些指令之外,我们还需要去跟孩子探讨其背后更加深入与内在的东西,才会真正地让沟通好好进行。
“深话题”甚至还能反过来用,让孩子自己走上“开悟之坡”。
有一个家长气鼓鼓地跟我说,他的孩子跟自己大放厥词:“如果有时光机,我要穿越到古代,当个刺客!把所有诗人都刺杀掉,这样我就不用背古诗了!”
这么残忍又荒唐的话,自然遭到了父母的一顿臭骂。但我见到这个孩子,却跟他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甚至还是一个值得去深入思考的想法。
“如果有人特别热爱古诗,你穿越后刺杀了所有诗人,他们会不会难过?他们跟你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但你有没有权利去剥夺他们喜欢的东西呢?如果你真的可以穿越回古代当刺客,却只能杀一个,你会不会决定换一个刺杀对象,不杀诗人,而是让历史有更好的转变?如果你穿越了,你会刺杀李清照吗?她是个词人,不过作品也出现在教材里,也需要背诵,她算不算你的刺杀目标呢?”
这样的沟通效果好过劈头盖脸的批评。因为“深话题”的出现,孩子需要去思考人与人之间权力的制衡、历史上改写了人类命运的人都有谁,以及文学家彼此之间的“人设”界限。当然,语文课要求背诵的古诗一定还在,但这背后的不解与愤懑,却很可能因为有效的沟通得以消弭。
像这样的养育实践出发点,书中还有很多,只要稍加调整,就能很好地嵌入读者自己的亲子关系与教育举措之中。
本书出版后,我打算发个购买链接到大学同学群里去。倒不是做推广、打广告,而是实打实地希望老同学们能靠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走完从真知到实践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不怕大家笑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自己在跟自家孩子沟通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做得不好甚至失败的地方。但我觉得没关系,家长从来不该扮演“完美的终点”,孩子的成长之路,何尝不是家长的精进之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