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与保持联结

所谓的亲密依恋,需要孩子跟父亲及母亲分别建立一对一的情感纽带,而这一过程高度依托于“私享时光”。深入了解一个人的重要方法,就是去花时间和他独处。如果你曾经和一对情侣或一群朋友一起吃饭,你也会感觉自己跟他们的关系很亲密,但更进一步的亲密还是需要一对一的交流。这对于包括亲子关系在内的所有关系都适用。我们见过之前很“丧”的孩子后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原因仅仅是父母开始分别与其独处,而非像之前那样全家共处。当然,如果你只有一个孩子,那要比你有五个孩子更容易做到这一点。但即使只需搞定一两个孩子,你其实也很难抽出时间来和孩子独处。

我俩的一个叫蕾娜的朋友,之前很担心自己和正上中学的女儿关系走下坡路。虽然一家人在百忙之中也会优先安排家人相处的时间,但也仅仅是将这些时间用于全家人的共处。有一天,蕾娜和女儿突然有了两个小时的独处时光。她们出门散步,女儿的话匣子随之打开。母女二人走了很远,也聊了很多。“她什么都跟我说,不仅有生活中的,还有思想上的。她说了孩子们在学校食堂里耍的小心机,说了打算怎么布置自己的宿舍,跟我聊狗狗到底会不会哭,还告诉了我晚饭想吃什么。”其实孩子早上生闷气的时候,脑海里面就有这些想跟爸妈说的话。是妈妈全心全意的关注和陪伴,才让她的意识流动了起来。

比尔深深为一件事感到庆幸,那就是在他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了独处的力量。比尔有两个孩子,从他们三岁到上大学之前,比尔每周都要跟他们分别“约会”。他总是想,一周有168个小时,所以肯定能把其中的两个小时拿来跟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进行一对一交流。当孩子们年幼时,他们会跟比尔一起画画或者玩游戏,但随着年龄增长,独处的时光就变成了比尔跟他们玩接抛球、去吃冰激凌,以及陪着他们练车或者一起做点共同感兴趣的事。比尔总是会先问问孩子们,在这独处的时光里想做点什么,如果孩子们不确定,他再提出一些选项。他还承诺在这期间不会接打任何电话,而且每周他都会把下一周的独处时光事先标记在家庭日历上。他还非常注重与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眼神交流,不仅在独处时光中,在日常生活里也是这样。研究证明,两个人对视几分钟,就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3]

还有一项重要的研究表明,人们虽然会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但眼睛还是会多多少少流露出一些相关的信息。当然,我们没必要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但伴随着沟通的眼神交流,是我们与孩子创建联结的有效方式。[4]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人身上,虽说很有效果,但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和纷杂事物拿走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有个高中生跟我们说过,他喜欢和妈妈讲话,但不喜欢跟爸爸聊天,因为“每次我跟爸爸说话,他好像都不太感兴趣。他看看东看看西,打打电话,玩玩手机,就是不看我”。你的全情投入,向孩子证明了他们值得你花时间去陪伴。好在奈德在孩子出生前就懂得了这一道理。奈德刚参加工作时,虽然每天回家跟瓦妮莎一起吃晚饭,但把一半的注意力用在看报纸上。这其实也情有可原,刚下班回家,脑力已然使用过度,谁不想轻轻松松地看会儿报纸呢?但瓦妮莎对此的观点同样情有可原,她跟奈德讲,她觉得自己说的话在奈德看来,都没报纸上的字分量重。这话,说的人不好受,听的人也不好受。但奈德采用了自己经常给别人提的一个建议,那就是刻意认为别人头上都顶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让我觉得自己被重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餐桌旁又多了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报纸依然不能上桌,手机也不行!

对共处来说,时间很重要,亲近也很重要。也许孩子在玩过家家,或者更现实地说,在打游戏,但只要坐到孩子身边,就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切。[5]有的专家建议,能帮助父母规范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去了解游戏,甚至跟着他们一起玩。几年前,在我们的一次演讲中,一位父亲表达了自己对于孩子的极度失望,几度哽咽,他说孩子就为了“愚蠢的电子游戏”,曾经把自己锁在房间几个小时,玩个不停。奈德问了问,他儿子在玩什么游戏。“我不知道呀!”这位父亲回答,“玩儿什么也是浪费时间啊!”我们将在第8章详细讨论,如果我们看着孩子玩游戏以及使用社交媒体,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引导他们使用电子产品。

亲近还意味着我们要参加对孩子有意义的活动,比如他们的游戏、表演、生日聚会和家长会。很明显,你没法参加所有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活动。但你还是能说:“接下来这几个月,你每周都要打两场比赛,虽然我很乐意去看,但恐怕不能次次都到。哪场比赛对你来说最重要呢?我不想缺席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比赛。”“不缺席”就意味着能在这些活动中保持对孩子的关注,而非心有旁骛,关心着手机或者其他成年人。比起天天跟孩子唠叨自己有多爱他们、他们有多重要,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能让孩子感知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

我们知道,不是孩子做的每件事你都看得上,但找到一个亲子双方都感兴趣的领域,对于关系发展大有裨益。我们的一位朋友很喜欢户外运动,也热衷于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他最想让孩子做的,就是与他分享对随便哪项运动的热情。他真的不挑,随便哪项运动都行!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亲自当孩子在某个项目上的教练。可他的女儿们喜欢的是戏剧、音乐和手工艺,对任何强调竞争与体能的事物都没兴趣,对任何在户外发生的事儿也没兴趣。于是,他们找了一些折中的办法。父女几人会一起参加和电影有关的活动,而且他们都非常喜欢波西·杰克逊系列小说。这位父亲向女儿们承认,虽然自己没她们那么热爱戏剧,但他还是喜欢和她们在一起,喜欢听她们唱歌。他还确保在她们擅长的领域将她们视作“顾问”,以此来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并培养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比如,因为女儿们喜欢音乐,他就让她们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他打造一个出门锻炼时听的歌单。

家庭中的仪式也提供了一种让我们与孩子建立联结的方式,能让他们感知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所谓仪式,不必刻意。在比尔长大成人的历程中,他家的家庭仪式之一,就是平安夜全家人在去爷爷奶奶家的路上,一起吃汉堡包。仪式可以是宗教活动,也可以是每天做个比萨,或者是每周一起去次图书馆。有个妈妈说,每次送孩子们上学,所有的孩子都会在下车前跟她击拳,来上一句口号“杰克逊一家人”,再扭着屁股下车。这能让孩子们在面对即将开始的一天时,既拥有自信,又保持好状态。这能提醒孩子们,他们是某个比自己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

共处、亲近、共同的爱好与家庭仪式,所有这些要素加起来,成了亲密关系的基础。但我们担心,越来越多的父母已错失了与孩子共建亲密关系的良机,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同样错过了这一机会。20年前,学者苏尼亚·路德震惊地发现,来自富裕家庭和精英学校的孩子,相比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有着更严重的焦虑与情绪障碍风险、使用与滥用化学药品风险、自伤以及采用某些犯罪行为的风险。[6]这一发现在今天依然成立。能够解释这一发现的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出人头地”带来的过大压力,以及和父母间的亲密感的缺失。[7]许多富裕家庭的父母对后一个因素尤其惊讶,特别是那些花了很多时间开着车带孩子去上课、排练、上辅导班和治疗的父母,他们往往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学习成绩非常了解。这的确说明家长与孩子亲近,但缺失了另外三个要素:共处、同好,以及让孩子觉得自己身有所属的家庭仪式。因此,这些家庭的孩子并不会在情感上与父母太亲密。[8]奈德最近问了一位父母非常有钱的来访者,谁是她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她回答说:“我家保姆。”奈德接着问,第二亲近的人又是谁,她回答:“我家司机。”哎哟!如果我们想跟长大的孩子保持牢固、健康的关系,那恐怕现在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去做一些长期的、有意义的、带有变革性的努力了。在财力与人脉上拥有雄厚资源的父母,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资源能给孩子更好的平台,甚至能帮孩子打造出一条人生道路,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资源会给父母造成一种虚幻的安全感,自以为拥有孩子所需的一切,这会在无意中让孩子陷入更多的竞争,被迫面对更严苛的要求,更会让孩子们感到不知所措,并进一步弱化亲子之间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