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良心职业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后,农村才基本实现了五六十年代农民们描绘理解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生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

新世纪农村中结婚找对象娶媳妇的新标准,相应就提档升级了,有一个顺口溜是这样描述的:

父母四十二三,

房子盖到路边。

家里有张存折,

院里停个小车。

如果时光回溯到七十年代,冉殿凤的家,已经不能说是很寒碜了。

在三间新房没有建好之前,农村中有这样两句顺口溜,叫“石灰泥脊马蹄沿,找个老婆不作难”。

这里就需要再解释两句,草房缮顶,不管是用麦茬子还是黄白草,房脊上一定要压上重物,才不至于大风来时,“卷我屋上三重茅”。同样是草房,草房之间工艺的不同就在这房脊上,条件差的用捻子泥糊一层,年久雨淋,不维护就会出现杜甫先生说的那种情况;条件好的就用石灰掺上泥沙糊一层,这就叫“石灰泥脊”。用石灰泥在草房二边糊一圈马蹄形的护沿,就叫“马蹄沿”。这就是个像点样子的住所了,所以找个老婆问题不大。

当然,前面说过“瓦尖飞”,那是旧社会地主富农家房子的标准;如果是大地主家或是出过官宦的人家,则是青砖铺院,高门大瓦房,房脊是用占砖来当压泥瓦的,也有用两层屋瓦翻正相扣做压房脊的,这叫“过风脊”——那个就高大上了,房檐上甚至有脊兽装饰,算是农村建筑中的顶配了。

六十年代时候,还有一句顺口溜叫“穿的怪拽,不值一块”,说的是那时候布匹奇缺,中日建立友好外交关系后,从日本那边进口过来很多化肥,装化肥用的口袋是一种很结实的无纺布材料。农民的化肥用完了,空袋子处理大概1毛五分钱一个。不少人家买几个化肥袋子,桨染一下,还能用来做成衣服来穿。

如果不桨染肯定不行,化肥袋子上有印刷的巨大的字体,一面是“日本”一面是“尿素”字样,不桨染成何体统呢?所以你就是穿一身那样的衣服,也不值那一元钱。

上面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那个特殊的年代,物资贫乏,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窘迫到了相当境地,农民挣不到余钱,物价自然也低得可怜。冉殿凤原本计划预算不超过五百元能盖三间草房,实际上房子盖的有模有样,最后也就花费了不到四百元。

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差自不待言,家家户户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贫富差距,民风民俗实在、诚实,倒也是非常值得怀念的。

过去的农村人,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农夫就是农夫,木匠就是木匠。农夫讲究的是种好庄稼,绝不会往粮食里掺沙子,木匠做桌椅板凳,绝不会偷工减料。这种为人的纯粹与厚道,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真情关系。

这些故事的历史并不遥远,最远也就在50年前。

在农村,诚信这样的美德随处可见,比如剃头的、杀猪的,劁猪的,钉牛掌的,都是自带工具,带材料,帮人干活,收费低廉,甚至当时不收费,等农家有钱了自己送去。

农村中还有很多职业,也都能随便找到自觉讲诚信的案例。

经典的比如“炕鸭娃儿”的,他们走村串乡,为了推销自家鸭蛋浮出来的鸭仔,往往实行对农家“赊销”的形式。春天,购买鸭仔的农户,逮几只鸭仔是不按只数算钱的,因为小鸭仔分不出公母,收钱要等到鸭子成活长大能分出“公”、“母”后,才按母鸭只数来收钱的。等到“炕鸭娃儿”的生意人来上门收钱的时候,全凭购鸭仔的农家户自己报数收钱。因为鸭子村庄里散养的居多,好多都下池塘里了,张三家的和李四家的鸭子,只有他们自己能分得清,外人是根本分不清楚的。采用按成活母鸭计数收费的“赊销”方式,沿用了很多年。

“坑鸭娃儿”这活,也就成了一个“良心”职业。

有人当然会问,要是购鸭子的农户家,自己昧着良心瞎说:自家一只也没有养活,或者成活的一只母鸭也没有怎么办?是不是一这样说,自己一分钱都不用掏了?

按照原来约定的规则,“炕鸭娃儿”的当然无话可说,只能自认倒霉。但实际上,没有人敢这样昧着良心说谎话:第一,说谎话总要自圆其说吧?你得讲讲原因,让人相信鸭仔确实是全死了,或者是全是公鸭,农村人把良心这事儿,看得很重;第二,农村人还知道,糊弄了“炕鸭娃儿”的好办,但是糊弄不了左右邻里乡亲,自己良心坏了,名声也就倒了。三乡五里传出去,农村人的脸面全没有了。一家人的名声好坏,甚至,将来还会影响到自家孩子相亲娶亲这样的“大事儿”。

接下来,还说七十年代农村娶亲的条件。

当时,在民间流传这么一句顺口溜,

有“三转一响”,

结婚脸上有光。

无“三转一响”,

结婚甭想。

其中“三转一响”中,“三转”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有前后两轮子,缝纫机用脚踩踏板,会用皮带带动缝纫机头,驱动飞针走线缝衣服,“一响”指的是收音机,虽然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小广播,播报的内容除了国家和地方的新闻,还有就是方便了大队村委在小广播里喊人。平时小广播里不会转播其他娱乐的内容,社员群众都去娱乐了,谁上地干活呢?但收音机不一样,有长波段、中波段、短波段,只要留心,全世界的广播,甚至包括海峡对岸的台湾国民党政府对大陆的“敌台”广播都能听到。

要知道,在七十年代,要备齐这四件宝贝是何等不易啊,这四件宝贝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必须凭票证供应。

当然,中国社会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三转一响”又加上了照相机这样一件稀罕物,这个流行语就演变成了“三转一响一咔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