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朱棣:老子要入关!

辽东,扛着赤红大明征北大将军大旗的明军席卷八荒。

宁远城上,大明的旗帜重新飘扬。

山海关已近在眼前,八旗精锐却迟迟没有出现。

如此反常的情况朱棣早已关注到了,一路上他都广布斥候时刻防备着八旗精锐,随着距离关内越来越近探查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多,直至前些日子,情况已然明了。

他所防备的八旗精锐大多不在北方,而是南下去了,在辽东大败后余部不敢轻举妄动,南北千里之遥,南下的大军短时间来不及回援。

另一个消息则更令他重视。

“征北大将军失踪……”

短短一句话就让他明白了,南边和清军较量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二儿子。

他回来了!

按照时间,他只离开了几个月!

“怪不得自从打出旗号后,女真人变得如此谨慎。”朱棣猜测是因为对方忌惮跟着他一起乾坤颠倒的那二十几万大军。

乾坤颠倒之事,他经历几回,早已见怪不怪。

虽不知为何此次耳边的怪语没有出现,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女真人怕是还没经历过乾坤倒转之事,定是想破头也想不通自己跑哪里去了,二十几万大军一夜无踪,女真人不惧就怪了。

一想到女真人满世界找他的踪影,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半点身影,那种困惑与不安肯定让女真上层当权者彻夜难眠。

暗中的敌人永远比明面上的敌人更容易令人恐惧。

在时间上看来,距他离开过去了并没有多久。

“既然你忌惮我,那我就放肆一回。”朱棣当即派出一部前锋,大张旗鼓的打着征北大将军旗号,往山海关行进。

朱能一马当先,作为先锋大将到山海关外叫门。

守关的女真将领果然避战不出,得知消息的朱棣基本确定敌人并不清楚他的底细,真的以为他手里还有二十几万大军。

这一选择倒也正常,换做他在得知又是怎么攻下坚固的旧都轻易被人攻破,又连续击溃数路援军,他也会相信敌方实力雄厚,从而不敢轻举妄动。

纵观整个天下,有实力做到这件事的,除了他这个带着二十几万大军突然消失的征北大将军,还有谁。

从一路俘虏的女真人口中和往来公文,也进一步证明了他的猜想。

“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出现在辽东……”

“明征北大将军突现辽东,敌数甚众,各地守将不可私自出战……”

结合种种情报,朱棣干脆将计就计。

山海关城上,女真守将往下望,只见明军营地连绵数里,旗帜稠密。

“报,又有明军来了!”

女真守将眉头一皱,连忙问道:“可探明此番明军来了多少?”

斥候回道:“从对方旗帜和声势来看,少说也有万余人。”

女真守将吐出一口浊气,“又来这么多,这已经是第六支增援的明军了,看样子敌定是要从山海关入关,我们的援军在哪里?怎么还没来?”

旁边的副将赶紧上前回话:“摄政王已回信,正在征召士兵,您也知道大军多在南方,一时之间怕是召集不到多少大军,朝廷已经向草原科尔沁等部求援了。”

正值生火造饭之时,女真守将看着城外漫天炊烟,心情更加沉重,“看样子下面少说也有十余万大军,希望在援军来之前,我们能顶得住……”

“报,女真人往山海关增兵了。”

“来得好!”

朱棣知道自己的计谋成了。

他令朱能大造营地,广立旗帜,又特意分派一部每日夜间悄悄离开,日间则反过来大张旗鼓的行进到山海关下,装作后续大军与前锋汇合的假象。

每到生火造饭时,便大造炊烟,生生弄出十几万大军吃饭的假象。

几番假动作下来,万余人的大军硬是装出了了十余万人的气势。

从斥候探得的消息来看,女真应是信他真有二十几万大军,并且主力要从山海关入关。

在得知女真人增援山海关的第一时间,朱棣率真正的主力翻山越岭绕小道到达了女真人防备空虚的另一个入关隘口喜峰口。

喜峰口古名松亭关,地势险要,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历来是草原人入关的一个重要入口,虽不如山海关来得出名,但自从汉时便设立关卡,用来防备草原人。

喜峰口北连草原科尔沁部,南通燕地,翻过此关便可直插大明心脏,进而夺取天下。

可想要攻破喜峰口,自古以来都是一件难事。

历代加建之下,挡在他面前的喜峰口关已是依山修筑的城池,由三道城墙构成一个“日”字形的防御体系。外围主城墙高五丈,宽三丈,长一百丈,由石块从里到外整体码堆而成,中心竖有一两丈高城楼,足以清楚俯瞰城下敌情。

所以在朱棣看到喜峰口关城之前,喜峰口的满清守军就看见了他,但守军并没有第一时间点燃烽火。

原因很简单,在守军看来,来者是千余蒙古人。

朱棣打算一招鲜吃遍天,同骗开盛京城门一样,骗开喜峰口关城。

招不在新,有用就行。

不过关隘和城池不同,守军戒备森严,想要轻松骗开不是一件易事。

喜峰口守将见是蒙古人也无半点,紧闭关门,只从城头用蒙语往下问话。

“你们是草原哪一部落的人?”

城下一人拍马出列,十分嚣张地用蒙语回道:“瞎了你的眼,没看见我们打的旗帜,我们是科尔沁部先锋,你们请我入关驰援还关着城门,到底什么个意思,早知不让进我就不来了……”

守将闻言不喜,却又不敢得罪。

要是换做其他部落,他可不会跟他们客气,他可是上国将军怎能受一下国先锋官之辱。

可人活在世间,不得不讲一讲人情世故。

科尔沁部与大清关系密切,当朝太后就是出自科尔沁部,得罪他们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他忍住怒意,继续问道:“近来并无使者从我关口出关,你们从何接到的旨意?”

下方的装作蒙古先锋的明军副将,神情一滞!

坏了!

来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