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技术系统(Large Technical Systems,LTS)

LTS强调变革的主体和机构。系统建造者是LTS分析的核心。系统建造者通过打破先前科学知识、技术、机构、用户等之间的界限来构建系统,使交互变得越来越顺畅和系统化——休斯称之为“无缝网络”(Hughes,1986)。Hughes(1983)记录了电力基础设施从作为分布式局部网络的早期起源到高度集成的集中化系统出现的发展史。强调需要将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作为无缝网络的一部分,是LTS方法的关键洞见(Hughes,1986)。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成功交付价值,类似需要将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系统建设。例如,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投资者对风险的感知和政策框架间的协同关系是成功开发一个能源互联网项目的关键。在风险和政策监管间的权衡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部门对一项规划做出相应承诺的意愿、财政预算状况,以及环境或经济目标多大程度上得到倡导等因素的影响。

在LTS的不同阶段,发明家、企业家、金融家和管理者对扩大一个系统具有影响力,他们的相对影响力取决于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无论是技术、组织或金融问题,一旦这些问题都被克服了,系统就会获得“动力”,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对环境产生影响。

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和可持续转型领域的学者普遍关注LTS的转型,如向消费者提供电力、天然气和水,或提供住房和交通(Steward,2012)。分析的核心是围绕着预期的社会安定和特定功能供给(如供暖、住房或交通),由各种行为主体、机构和基础设施组成的社会技术体制。Rip和Kemp(1998)借鉴了演化经济学家早期的见解(Nelson and Winter,1977),把体制看作认知习惯、搜索探寻和工程实践的组成部分,认为体制跨越了公司范畴,有时也跨越了行业范畴。随后,Geels扩展了体制的定义,将包括供应者、使用者和公共机构在内的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纳入其中,并将体制作为“一套不完全连续的规则,用于指导和协调社会技术系统各种元素的社会群体活动”(Geels,2011)。LTS以“系统建造者”的角色定位将参与者推向前台。其研究重点是系统建造者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工作,通过配置技术系统来构建一个无缝网络,使该技术系统与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相互协同并成为系统转型动力。

能源互联网依赖于一系列互联子系统的系统创新,包括电力基础设施、供暖、个人交通、建筑和电力供应等。能源互联网系统创新不仅需要整合众多自主创新,还需要在支持技术、技能、文化规范、用户和组织实践、法规、发明等方面进行互补演化。系统创新有可能产生全新的“社会技术系统”,其中技术、社会和制度要素共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