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图1-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标,其次界定了本书研究中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金融化三个相关概念的定义,之后对与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主要包括公共财政理论、政府干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财政与金融关系理论,为研究分析政府利用金融资源的合理性和过度干预金融体系造成金融风险的不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最后论述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关于财政风险形成机理、测度和预警机制等;二是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双向转移研究;三是财政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意义与作用,现有文献集中于研究财政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救助职能;四是政府干预对企业投融资和金融体系发展的影响,文献集中于研究政府干预金融体系的原因,政府干预对企业投融资效益的负面影响和对金融体系发展的双向影响;五是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影响效应,研究主要论述了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双向影响效应,最后是对文献研究的综合评述,分析现有文献的启示与不足之处。

第三部分为财政风险金融化的理论分析。首先论述财政与金融功能、财政与金融资金的差异与联系,指出财政与金融在宏观调控功能和资金运动中的联系成为财政风险金融化产生的基础。其次分析研究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双向转移机制,财政风险金融化与金融风险财政化的产生原因不同,各自具有特定的本质特征、传导路径与环境条件,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双向转移可以形成风险循环机制,具有放大与缩小风险的功能效应,财政风险是循环机制的关键核心。最后论述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双重宏观效应,应当将资金的市场性效益损失与公共性效益增加进行“加总”,以资金使用的总体效益分析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效应,从全社会财政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成本收益两个角度确定宏观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防控目标与防控机制。

第四部分为国际经验介绍,涉及国家有美国、日本、韩国以及部分拉美国家等,对不同经济体制下财政风险金融化的特征和不同国家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演变进行分析,为研究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演进与防控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第五部分为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历史演变。从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变化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财政与金融在资金融通与国民经济中的关系与作用变化、财政风险金融化产生的原因与特征表现三个维度进行论述。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由于经济制度和政策影响,各阶段的产生根源、特征表现和传导机制均有所不同,呈现出阶段性的共性与特性。

第六部分为后危机时期财政风险金融化的产生因素与传导机制。从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财政风险金融化产生与变化的原因,其中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影子银行与表外业务发展,制度因素包括财政预算与政府投融资制度、金融体系与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制度性因素三个方面。指出财政风险金融化现象的存在有客观的体制性和制度性因素,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塑造了不合理的规则约束。同时针对后危机时期存在的两类财政风险金融化传导机制进行详细论述,一类是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导致的通货膨胀风险,另一类是影响银行机构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导致的银行机构系统性风险。

第七部分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传导机制测度分析。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中央财政风险因子、地方财政风险因子、金融体系结构因子、通货膨胀风险因子和银行机构系统性风险因子,在此基础上分三个层次对后危机时期的财政风险金融化传导机制进行测度分析。一是论证分析通货膨胀风险传导机制的风险来源与作用路径,通过对比论证分析房地产行业在形成广义通货膨胀风险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论证分析银行机构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的风险来源与作用路径,指出地方财政风险是这一传导机制的决定因素;三是论证财政风险金融化在商业银行体系内传导的异质性,地方财政风险金融化主要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中央财政风险金融化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更为显著。

第八部分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影响效应分析。重点研究银行机构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论证。第一部分研究财政风险金融化与宏观经济的线性关系,将财政风险金融化看作一个中介效应,论证在后危机时期财政风险金融化对宏观经济总体影响效应。将地方财政风险因子作为自变量,银行机构系统性风险因子作为中介变量,金融体系结构因子作为调节变量,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论证了财政风险和财政风险金融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同时存在,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影响效应占到整个财政风险的四分之一左右,且在金融体系结构因子的调节作用下,宏观效应占比显著上升。第二部分研究财政风险金融化与宏观经济的非线性关系,运用门限效应回归模型论证其存在正向和负向宏观效应,结果表明财政风险和财政风险金融化同宏观经济的关系均呈“倒U形”,存在一个临界值使得财政风险金融化存在双重宏观效应,财政风险金融化可以延缓财政风险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在此基础上构建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预警防控机制,财政风险金融化处于低风险区间与预警区间时能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对处于控制区间的财政风险金融化要进行政策干预与外部监管,防止负外部性的溢出。

第九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观点进行总结提炼,提出防控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制度改进。明确防控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改革措施,建立财政金融双支柱的中国式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提升财政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定位与作用,推动实现宏观审慎管理的“本土化”,有效弥补现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局限性,促进宏观效益最大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1.4.3 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规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公共财政理论、政府干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财政与金融关系理论,以及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维度分析财政风险金融化的产生机制与表现,完善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防控机制与政策研究。

比较研究法。通过横向比较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财政风险金融化特征与表现,纵向比较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财政风险金融化的传导机制变化,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财政与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关系与作用,为财政与金融在配置资源和防范风险等方面的协同配合提供方向性研究。

实证研究法。在分析财政风险金融化不同传导机制的作用程度和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经济效应时,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应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得出相关经济结论。

规范研究法。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将研究结果进行加工,在分析财政风险金融化的传导机制和宏观影响效应的基础上,推导出我国防控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改革措施。

调查研究法。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深入了解政府隐性债务的特征、类型、规模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政府类资产业务和与政府融资有关的业务模式及风险状况,以及国有企业债务和政策性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