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海粟所临《黄石斋松石图卷》(二首)

黄山天目与天台,踏石看松曾几回。

选写英姿二十九,铁肩辣手一齐来。

晋帖唐临也逼真,每参个性一番新。

但求神似非形似,不薄今人爱古人。

赏析:

这两首诗写于1938年6月,录自《蔡元培全集》第八卷。诗有跋语:“海粟先生出所临黄石斋先生二十九松图见示,题二绝奉正。”当时,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因办学经费困难,将珍藏多年的《黄石斋松石图卷》卖出,并自己临写一幅以作纪念。蔡元培、郭沫若等曾在刘海粟所临《黄石斋松石图卷》上题诗,谓先生因护校而割爱固然可惜,然而其事可为风范,亦是艺林的一段盛事。

第一首先写刘海粟所临《黄石斋松石图卷》。英姿二十九,指画上二十九株古松的英姿。铁肩辣手,出自明代杨继盛的一副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诗句意谓,黄山、天目山与天台山,作者踏石看松曾有几回。现在选择二十九株古松来描写它们的英姿,可谓铁肩担道义与辣手著文章一齐来。

第二首再从所临图卷抒发感想。晋帖,指晋代书法家所写的碑帖。唐临,指唐朝人临写晋人的书帖。参,参与、加入。神似,精神实质上相似。形似,形式外表上相似。诗句意谓,晋代的书帖唐人来临摹也可以逼真,帖中每每加入唐人的个性自有一番新的气象。临写求的是内在精神的相似而非外表形体的相像,我们应当不薄待今人而去爱古人。

这两首题画诗言简意明,语浅意深。作者通过对刘海粟所临《黄石斋松石图卷》的描述,既对临写者做出了高度评价,还就临摹艺术表达了自己精辟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