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第1卷):中国经验和数据
- 孟捷 荣兆梓 张衔
- 5031字
- 2020-08-29 06:07:01
四 局限性讨论
(一)技术局限性
在经济理论的经验工作中,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或者数据本身的结构,往往需要做出一些带有妥协性的假设。从局部来看,这些假设并不明显地违背背后的理论预设,可是一旦从总体上考察这些假设在经验工作中真正所起的作用,就容易背离该经验工作的初衷。
那么上述应用结果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呢?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可以将上述结果视为对劳动价值论的证明呢?这是下文将要关注的内容。
本文已经指出,第一种估计直接劳动投入的方法,特殊之处在于其对复杂劳动还原系数的假定。让我们回到模型最初的假定li=Wi/w。这一假定意味着估算的活劳动创造的价值总是与劳动成本成比例,在完全联系的意义上,则意味着单位产出中的完全(integreted)劳动投入总是与完全的劳动成本成比例。这其实相当于用投入产出表中的劳动报酬向量代替劳动投入向量。
在完全联系的意义上,单位产出只是由完全劳动成本和完全利润两部分构成,于是任何部门的市场价格在完全联系的意义上都可以表示为
其中πiT表示完全利润,σi=πiT/wvi表示完全利润工资比。[13]又由于pim=1,于是估算得到的产品直接价格di与该部门的完全利润工资比σi满足关系:
根据等式(16)可知,每一部门产品的直接价格与该部门的完全利润工资比一一对应。于是,一旦假定工资差异完全反映劳动在复杂程度和强度上的差别,那么任何直接价格与市场价格(为1)的偏离都将反映在完全利润工资比的差异上。一旦放弃上述方法背后的理论预设,而只关注估算得到的直接价格在技术意义上的含义,那么不同部门产品直接价格与市场价格(为1)之比的差异只是指完全利润工资比在部门间分布的差异。
另外,完全利润工资比也可以理解为完全劳动成本在总产出中的占比,两者满足关系:
结合等式(16)、等式(17)易知直接价格di与完全劳动成本满足关系:
本文已指出,第一种直接劳动投入的估计方法意味着将投入产出表中的以货币价格计量的劳动报酬向量与以时间计量的劳动投入向量等同。如果不再将这里的劳动投入理解为价值,而仅仅理解为劳动成本,那么所谓直接价格与市场价格总体上偏离程度不大的结论,实际上只是指完全利润工资比σi或者完全劳动成本在部门间呈现比较集中的分布。例如,根据2012年中国139部门的投入产出数据,2/3部门的完全利润工资比落在区间[0.5,1.0]内,超过一半部门的完全利润工资比落在区间[0.5,0.8]内。而从完全劳动成本的角度看,对应的经验事实是:对2/3的部门而言,完全劳动成本占其总产出的比例在50%和66.7%之间。
现在问题转化为如何理解完全劳动成本或者完全利润工资比在部门间呈现较为集中的分布这一事实。
对此的一种理解是,如果认可工资差异确实反映了劳动复杂程度和强度的差别,那么完全劳动成本或完全利润工资比的集中分布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劳动价值论的反映。Farjoun和Machover(1983)曾经得到过类似的结论,他们对投入产出表的计算发现,产品价格与完全劳动成本之比(两人称之为“specific price”)大概满足均值为2,标准差为1/3的正态分布。Cockshott(2009)利用英国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发现尽管均值有些不同,但标准差为1/3及满足正态分布的结论是正确的。Farjoun和Machover、Cockshott均认为这可以视为劳动价值论的一种证据。但本文的估计结果显示,产品价格与完全劳动成本之比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因为产品价格为1,因此所谓的“specific price”不过是完全劳动成本的倒数),但在部门间确实呈现较为集中的分布。
对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还有另一种解释。所谓完全劳动成本,指的是将所有中间投入都还原为劳动成本之后,所有间接劳动和直接劳动之和,实际上可以视为是对成本价格的某种度量。不同部门单位货币产出中的完全劳动成本相差不大这一点很可能是成本加成定价的结果。后凯恩斯主义学者曾指出,在今天的经济中,企业多实行成本加成定价,即在单位成本之上附加一个成本边际(cost margin)。[14]至于供给与需求的缺口主要依靠存货或产能利用率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不是依靠市场价格调整(Lavoie,2013:111;2014:175-181)。Shaikh(2016:398-400)在其最新的著作Capitalism:Competition,Conflict,Crises中介绍上述估计价值、生产价格的经验方法时,也提到了上述事实。他引用了Puty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1856~1969年的几次经济周期中,各部门产品从波峰到波谷的产量调整(平均变化程度为22.18%)的剧烈程度要远远大于价格(平均变化程度为9.13%)。但Shaikh对此的解释并不是成本加成定价,而是认为正是由于短时间内产品价值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价格变化程度才不是那么剧烈。
笔者认为基于投入产出表估算得到的直接价格与市场价格偏离程度不大这一经验结果主要由成本加成定价所致。笔者主要基于三个理由。
第一,等式(16)、等式(17)和等式(18)表明,估算得到的直接价格与完全利润工资比、单位产出中的完全劳动成本占比一一对应。在一个厂商均采取成本加成定价的经济系统中,如果将所有中间成本进一步还原为劳动成本和利润,那么最终得到的完全利润工资比或者单位产出中的完全劳动成本占比就会呈现较为集中的分布。这里用一个数值例子来说明其中的原理。表3为一个五部门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其中列项表示生产某种产品的投入结构。从表中设定的数值来看,各部门的利润率有着很大差异,直接导致不同部门增加值中的(直接)利润工资比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一旦将所有的中间投入都如等式(15)那样还原为劳动成本和利润,那么由此得到的完全利润工资的部门间差异将大为缩小。进一步计算可知,单位产出中的完全劳动成本与价格总体上的偏离程度只有MAWD=0.1547。其中的机制在于,投入产出表揭示了不同部门生产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每一种产品的投入中都包含其他产品作为中间投入,而这些中间投入又可以还原为其他部门的劳动投入和利润,由此就形成一种平均化的作用。
表3 完全利润工资比平均化的数值例子
续表
第二,在对上述经验估计方法的应用中,学者们对非生产性劳动的处理经常只是剔除若干部门。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非生产性部门尽管不创造价值,却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换句话说,非生产性部门的产值中包含价值,而将其简单地剔除,等于将非生产性部门产出中所分割来的价值也一并舍弃了。成本加成定价却没有这个问题,尽管非生产性部门的劳动不创造价值,但依然有成本,厂商依然是通过在成本之上附加一个成本边际来进行定价。因此,如果采取成本加成定价的预设,那么在估算偏离系数时就没有必要剔除非生产性部门。事实上,在对偏离系数的计算中,剔除非生产性部门与否的确不会对偏离系数产生显著的影响。
第三,对劳动价值的还原必须借助劳动成本进行,但是对成本的还原并不一定需要借助劳动成本。实际上,在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中,“固定资本折旧”项几乎与“劳动报酬”项有着相同的位置,都被列在增加值项下。借助于列昂惕夫逆矩阵,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中间成本都还原为“固定资本折旧”。利用中国2012年139部门投入产出数据,估计得到的完全固定资本折旧与市场价格总体的偏离系数只有MAWD=0.239。这一结果表明,利用投入产出表得到的直接价格,最直接的含义只是对完全成本的一种度量。
(二)成本加成定价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在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中,成本加成定价是经常被采用的一个假定。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成本加成定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价格理论。成本加成定价具有两种含义。第一,成本加成定价表示厂商在销售之前的一种定价策略。在厂商对产品定价时,其采取的原则往往是在单位平均成本之上追加一个成本边际(cost margin)。第二,成本加成定价也表示一种事后的产品价格构成。从事后看,单位产品的价格总是可以分成成本和利润两部分,这部分利润一般称作利润边际(profit margin),是价值实现之后的利润(Lavoie,2014:157)。从事前的意义上讲,成本加成定价只是一种定价理论,从事后的意义上讲,成本加成定价只是对现象的一种描述,在逻辑上不会与任何一种价格理论发生矛盾。
劳动价值论实际上蕴含着成本加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考虑转形时,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此时产出就等于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这显然是成本加成定价的一种形式。并且应当注意,在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中,并不需要区分生产性部门和非生产性部门。例如,商业资本利润的绝大部分并不是来自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以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从生产性部门转移的。第二,如果考虑垄断资本,则产出等于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这是成本加成定价的另一种形式。垄断资本与竞争性资本在成本加成中的区别只在于其利润不再遵循利润率平均化的原则。实际上,在早期,后凯恩斯主义诉诸成本加成定价的主要理由便是垄断,并且通常用加成率的大小来衡量垄断程度(Shaikh,2016:159-363)。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的经验估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劳动价值论在经验上的一种表现。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成本加成定价与任何一种价格理论在形式上都不会发生矛盾,但后凯恩斯主义学者历来强调自己与新古典主义的差异。例如,后凯恩斯主义的厂商理论强调,在工业品生产部门,产品生产的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劳动力、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成本)在到达全产能利用率之前一般是不变的。厂商一般都会保留一定程度的过剩产能。这就与新古典的边际分析产生了明显的区别。
(三)理论局限性
上一小节的讨论可以视为对该经验估计方法技术局限性的说明,下面侧重说明其理论的局限性。
细究该经验估计方法背后的理论预设就不难发现,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李嘉图主义的倾向。其方法论是从一套给定的技术结构来得到价值,进而得到生产价格。实际上有关这一经验估计方法的大部分文献讨论地更多的也是李嘉图和斯拉法,而非马克思。这意味着这一方法很难避免斯蒂德曼(1991)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如果生产价格体系已经由技术体系给定,那么为何还需要去计算劳动价值呢?
孟捷(2004)曾经对斯蒂德曼的诘难提出过回应。在他看来,劳动价值论是把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不确定性的理论工具,而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斯蒂德曼所设想的那种单一、决定性的关系。换言之,上述经验估计方法中的技术条件并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实现而在事前决定,相反,这一技术条件要受到供需矛盾的影响。关于标准技术条件和市场价值确定的这一动态性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这样说道:
我们假定,所生产的商品的量是不变的,是已定的,只是这个在不同条件下生产的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因此,同样数量的商品的市场价值按不同的方法来调节。假定这个量就是通常的供给量,并且我们撇开所生产的商品的一部分会暂时退出市场的可能性不说。如果对这个总量的需求仍旧是通常的需求,这个商品就会按照它的市场价值出售,而不管这个市场价值是按以上研究过的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情况来调节。这个商品量不仅满足了一种需要,而且满足了社会范围内的需要。与此相反,如果这个量小于或大于对它的需求,市场价格就会偏离市场价值。第一种偏离就是:如果这个量过小,市场价值就总是由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如果这个量过大,市场价值就总是由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因而市场价值就由两端中的一端来决定,尽管单纯就不同条件下生产的各个量的比例来看,必然会得到另外的结果。如果需求和生产量之间的差额更大,市场价格也就会偏离市场价值更远,或者更高于市场价值,或者更低于市场价值。
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上述经验估计方法并不包含再生产均衡的假定。其基本价格方程,即方程组(6)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再生产均衡的条件。但正如孟捷所指出的,问题是这一估计方法的技术条件从何而来呢?考察这一经验估计方法的具体操作就能发现,尽管这一方法的应用者们大多宣称价值是由给定的技术条件确定的,但是根据编制原则,投入产出表蕴含的技术关系实际上是由国民收入核算事后推算的。因此,由投入产出表得到的技术条件其实反映的是价值实现过程发生之后每个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其所估计的价值,实际上是在实现过程对标准技术条件的选择机制发生之后,即标准技术条件得以确定之后对应的价值。[15]背后实际的逻辑关系是从价格体系得到技术体系,进而得到价值和生产价格。可见,该方法在应用层面的逻辑关系与其理论预设的逻辑关系完全相反。这实际上也是本文在上一节所讨论的技术局限性的根源,正因为其技术条件以及直接劳动投入完全是从价格体系推导而来的,其最后得到的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联系,往往体现的是成本和产出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与劳动价值论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作为一种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估计方法,投入产出技术起到的是将直接联系转化为完全联系的作用,对价值、生产价格的估计总是需要以对直接劳动投入中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规模的估计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