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

回顾日本水稻种植的灌溉方式,其发展的过程可以明确分为四个阶段,且直到今日这四个阶段的四种形态依然同时存在。简单地说,一是所谓的完全托付于自然之力的方法。也就是主要应用于小规模低矮岛屿的、完全不依靠降雨以外的力量的、在地方志上被称为“天水场”的方法。二是所谓的“清水挂(shimizugakari)”,也就是被称为“筑波岭的水滴田舍”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从山间流下的少量水流,从其源头小山田出发,伴随着少许角度的倾斜向山脚下扩散而去,都是保存着古代当地传统风情的令人怀念的美景胜地。然而由于面积的过度扩展而渐觉水量不足,尤其是当森林越来越稀疏,仿佛求雨的鼓声也更加震耳欲聋。这种田地仅在古日本到处可见,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不断变为第三种的“池挂(ikegakari)”了。《日本书纪》中有关崇神垂仁天皇上朝的内容中,有命令韩人[69]筑造某某池塘的记载。不知是否有人将此看作水稻种植进入繁盛期的标志,但其实池塘的作用是在已有用水不足的情况下调整分配水资源并尽可能开辟新田,有关这一点与第四种“堰挂”(igakari)相同,已经成为一种“引入外部资源”的方式了。“堰挂”在规模大小上也分为几个等级。在近年来伴随着新田开发而产生的大规模资本事业之外,还有依靠些许邻居的合作而成功的事例。然而归根结底,若没有能够建坝引水的足够水流,对于在这个小岛上生活的岛民来说,上述方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企及的。

上述四种水利事业究竟哪种最为合适要根据情况而定,但从技术上来讲还是不断处于进步之中的。因此,为寻求水稻种植的新机会而试图前往其他岛屿的人们,想要寻找一处富含水资源的山清水秀之地也理所当然。然而,很难想象人们会在已知上述第二、第三种方法的基础上,还专门前往除了第一种方法外别无选择的小岛并试图在此耕地种田。在水稻种植开始的最初阶段,他们曾一度不得不在只能依靠降雨的、受到极度限制的土地上进行极小规模的种植活动,然而那只能是因为遇到了不曾预料的灾难,或者是偶然有了极其重大的发现。人们一旦回归海边居民的正常轨道,维持并试图发展半农半渔的生活,他们就会暂时忽略那些小规模的矮岛,逐渐想要从那些水资源丰富、草木繁盛、幅员辽阔的陆地上,寻找未来的落脚之地。若有等待春种秋收的耐心并仔细观察大风与洋流的走向,那么今后在海上遭遇失败的概率,或许会大大减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