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状如何?

人们可以把过去五十到六十年的德国历史(1990年以前的西德和1990年以后的整个德国)理解为一段逐步向前推进的资产阶级化的历史。德国的现实已经逐步发生很大变化,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符合资产阶级社会(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今天我们更愿意称之为公民社会(Bürgergesellschaft或Zivilgesellschaft)——的模式。作为框架条件,这一方面需要建立议会—民主制的法治国家和宪法国家;另一方面则需要正常运行的、立足于私有制和相对自主的“劳资谈判伙伴”(有组织的雇主和雇员)市场经济;在德国最终还有一个框架条件,那就是建设得很好的福利制度(目前必须进行改革)。尽管经济不独立的雇员人数居多(德国的就业者中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能够独立),在这个框架内还是形成了一个高效率的公民社会。这表现在:第一,它有活跃的、不受检查的公共空间;第二,它有众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集团和组织;第三,在国家和市场之间有各种自发公民组织(协会、基金会、邻里创议、非政府组织、网络);第四,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自由、自立、批判精神、重业绩、尊重科学和艺术、对公益福利负责——在其文化当中扮演重要角色。

建设公民社会的时候,让民众回忆那些给20世纪上半叶打上烙印的战争灾难和专制灾难尤为重要,过去重要,现在和将来依然重要。历史不能重演,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人们越来越公开、越来越带着自我批评意识去回忆德国的失误和德国的罪责,这在总体上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跨越国界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进行交流,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又一个重要因素。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德国是欧洲联盟(欧盟)的一员。公民社会(Bürgergesellschaft)越来越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但民族国家并未过时。

但是,德国在建设公民社会方面仍有诸多不完善。这里也有相反的趋势。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危险:从人口结构转变到全球化再到日益临近的气候灾难。个人自由——这是资产阶级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绝非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个问题可以单独讨论。

我说过,在19世纪,当时还很脆弱而且很不完善的公民社会(Bürgergesellschaft)主要由资产阶级支撑。今天,公民社会的原则也得到其他社会群体的支持,这已超出资产阶级的范围。需要追问的是:今天究竟是否还存在一个可以明确界定和指认的资产阶级。

有些观察家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指出,随着贵族和旧式无产者的消失,资产阶级失去了主要对手,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的身份特征。他们还可以指出,两性严重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家庭已不复存在,过去的资产阶级文化也因此失去一根主要支柱。还有一个现象不容忽略:构成昔日德国资产阶级重要组成部分的犹太人资产阶级已经被大屠杀摧毁。这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最后人们还可以指出,当初作为资产阶级文化赋予资产阶级特征并使之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东西,今天已经部分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重视中小学教育,爱整洁,起码的事业心,旅游,了解世界(今天通过媒体)。资产阶级也因此失去了清晰的轮廓。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许多人有财富、有专业素质,但很少参与公民社会活动,也远离资产阶级价值观念。他们具有资产阶级的客观特征,但是没有资产阶级的观念和行为。

难道说我们今天有公民社会和资产阶级精神,却没有一个可以识别的资产阶级?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社会不平等仍然十分严重,德国也不例外。有文化的、有资产阶级观念的城市中间阶层比社会下层更加积极地投身公民集体活动,譬如参加各种协会和公民创意活动,担任名誉职位。因此,在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和对于作为社会整体的公民社会的关怀之间一如既往地存在某种亲和关系。

但有一点是正确的:今天,公民社会意义上的资产阶级精神不再局限于资产阶级少数派。资产阶级精神的原则和实践得到广泛的认可;它们在其他的社会环境中也得到认可,哪怕这不是全盘地、原封不动地认可。正因如此,今天的公民社会比一个世纪前有着更为坚实的基础。今天,公民社会不再只是市民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的事情。所以许多人都不再说“Bürgergesellschaft”,而是倾向于用“Zivilgesellschaft”[1]这一概念。

2007年4月

[1] 二者都是“公民社会”的意思。区别在于前者为德语本土词,可以看出“市民”这一词源,后者为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