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编辑委员会
前言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序)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和创新
谈谈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论经济管理体制的内涵、模式和演变
关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内涵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
关于影响经济管理体制变化的因素
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指针——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
提出中国式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改革经济体制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是需要进一步完善
改革要有利于四化建设,有利于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通过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意义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解放思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创新和贡献
一 关于公有制的含义
二 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三 关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四 关于非公有经济的地位
五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报告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
一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 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上有新的说法
四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新思路
五 提出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六 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七 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八 提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九 明确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十 提出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打下牢靠基础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体制保障
三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四 为我国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制度打下牢靠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要重视现实问题的研究——兼谈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重视现实问题是提高政治经济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要研究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问题
要研究以间接控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
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和阶段
要研究改革顺利进行需要的经济环境
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规律性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1]
关于计划经济中市场的作用问题
历史的回顾
理论上的突破
生产资料进入市场带来哪些好处
坚持计划经济,正确发挥市场的作用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需要发展
改革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
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试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规律性
一 经济改革的必然性
二 经济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三 经济改革的阶段性
四 改革中经济关系的多样化和规范化
五 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关系
六 经济改革要以经济理论的发展为先导
第三部分 中国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
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不是可有可无
明确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做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工作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几个问题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意义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非公有制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一 公有制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使命
二 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还有生命力
关于所有制是目的还是手段的争论
一 社会主义国有制怎样和市场经济相容
二 所有制是不是也是经济手段
三 发展生产力是不是人类社会的目的
四 所有制有没有选择的问题
第四部分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重塑国有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与生产力标准
一 坚决贯彻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思路
二 在生产力标准问题上的不同认识
三 为什么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四 为什么会背离生产力标准
必须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
不要再用计划经济模式要求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要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决定》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决定》,提高认识,推进改革
谈谈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若干规律性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思考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二 国有企业改革道路的理论分析
三 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
解决自身问题仍是国企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二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定位问题
关于企业管理的几个问题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区别
我们要向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学习什么
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管理理论
第五部分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结构的几个问题
我们研究经济结构,是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结构
既要建立起合理的生产关系结构,又要建立起合理的生产力结构
从国情出发,逐步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两个“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二 经济体制要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 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四 把城乡关系作为战略问题来抓
从研究提高经济效益到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 研究中国经济效益差的原因和对策
二 从研究提高经济效益到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 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四 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思索
研究“中等收入陷阱”的意义和局限
具体深入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研究“中等收入陷阱”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
提高生产率仍是根本问题
第六部分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关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1987年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观察
一 苏联经济理论的发展
二 苏联经济改革的现状
三 苏联经济改革的计划和前景
四 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苏联的经济形势——1990年重访苏联的札记(一)
苏联经济状况极其严重
商品短缺是莫斯科市民的重要话题
苏联经济改革为什么没有带来“黄金时代”
苏联经济发展的前景
苏联经济改革的进展、问题和困难——1990年重访苏联的札记(二)
苏联经济改革的进展
经济改革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不能过高估计苏联经济改革的成绩
苏联经济改革的困难和阻力
苏联经济改革的目标——1990年重访苏联的札记(三)
什么是根本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最终目标
苏共中央纲领(草案)中的提法
与过去提法的区别和联系
苏联经济改革的步骤——1990年重访苏联的札记(四)
如何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
三种改革战略
三步走的改革策略
整治环境和经济改革的关系
苏联的租赁制——1990年重访苏联的札记(五)
苏联为什么把租赁制作为企业经济核算的主要形式
租赁制的内容和特点
苏联租赁制和中国承包制的区别
租赁制的前景
第七部分 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为什么要研究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活力
什么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什么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一 什么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二 什么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更新时间:2019-08-30 17:57:42